宝马F 450 GS售价6.43万起步,420cc双缸48匹马力配自动离合,这台“小水鸟”能让KTM 390和本田NX500的车主失眠吗?
去年米兰车展那天晚上,我刷着手机看到F 450 GS的价格公布,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在键盘上。六万四起步,顶配也不过七万一——这价格放在中量级ADV市场,多少有点不讲武德的意思。更让人玩味的是,那些开着本田NX500和KTM 390的老哥们,当晚在论坛的发言明显少了不少。
说实话,420cc的排量卡得挺巧妙。欧洲那边A2驾照限制48匹马力,宝马这台并列双缸发动机刚好压线达标,8750转榨出全部动力,6750转扭矩就能爆发到位。关键在于那个135度的曲轴偏移设计——这玩意儿听着玄乎,实际就是通过平衡轴把双缸的振动抹平。开过单缸ADV的朋友或许能体会,长途跑下来手掌发麻的感觉并不美妙,这方面双缸的平顺性确实有先天优势。
车架用的钢管编织结构,发动机直接当承重部件,整车178公斤的重量控制得还算到位。对比下来,本田NX500要重个十来公斤,别小看这点差距,山路掉头或者沙地脱困的时候,每一公斤都是真金白银的体力消耗。前19后17英寸的轮径配置引发过不少争议,毕竟硬派越野党更认21英寸前轮,不过宝马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这车去挑战极限地形,公路与轻度越野的平衡点,大概才是设计师心里的答案。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那套ERC自动离合系统。Trophy版标配,其他版本选装——起步直接给油,换挡只管踩杆,离合器靠离心力自动接合。这东西对新手来说可能是福音,老司机会觉得少了点机械沟通的乐趣。不过话说回来,堵车挪车的时候左手能解放出来,谁又会真的拒绝呢?倒是那个发动机制动功能保留得挺周到,下长坡不用一直捏刹车,这点细节见功底。
电控配置拉得很满:弯道ABS、倾角敏感牵引力控制、拖曳扭矩控制,Rain、Road、Enduro三个模式应付不同路况。顶配的Enduro Pro模式能关后轮ABS,撒欢的时候多少能找回点野性。6.5英寸TFT仪表支持手机互联,导航和电话直接投屏,这年头不联网的车机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悬挂用的43mm KYB倒立前叉配铝制双摇臂,Trophy版可以调阻尼。WAD减震器那套可变阻尼技术据说能根据路况自动调硬度,实际效果还得等量产车出来才知道。铸造轮圈取代了概念车的辐条轮,大概是成本和维护便利性之间的权衡,毕竟真空胎补胎方便,出门在外少些麻烦总是好的。
14升油箱理论续航能跑三百多公里,保养间隔拉到6200英里,这两项数据对长途党还算友好。价格差方面,基础版和Trophy版相差七千多,主要差在自动离合、悬挂调校和越野模式上,怎么选要看自己的使用场景。如果只是城市通勤偶尔郊游,基础版其实够用;真打算往泥地里钻,那点差价花得值。
量产版舍弃了概念车的高位排气,改成底置设计,护板也缩水了——涉水深度受影响,这点喜欢玩水的朋友需要注意。但GS家族那标志性的鸟喙造型保留下来,可调风挡和三档座高(845到865mm)也没阉割,副车架预留了边箱接口,长途改装的空间还在。
说到底,这车瞄准的是那批想升级排量又不想一步到位上850的骑士。G 310 GS停产后留下的空白,F 450 GS来填坑,顺带着还能截胡一部分看着KTM 390油箱容量犯愁的潜在客户。至于19英寸前轮够不够野这事儿,车迷们在Reddit上已经吵了几轮,各有各的道理。
米兰车展那晚的热度过去快一年了,现在回头看,这价格和配置的组合确实够有诚意。只是不知道那些提了NX500的朋友,会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自己少了自动离合和那套电控系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