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灯光昏黄,办公室的空气里混着咖啡和显示器发出的热气。
我正盯着一组10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榜单,理想跌出前五那一行数据像一根刺,透过屏幕扎进了我的瞳孔。
外面楼下偶尔传来几声电摩急促的划过——我忍不住想,如果昨晚那位外卖小哥骑的是理想,他会不会也嫌动力不够直接换辆小米?
说不定他根本分不清,反正,车标换了,命运也跟着变了。
如果你是“蔚小理”的工程师,这会儿你的早会PPT该怎么开场?
要不要悄悄把销量柱状图的理想那根做细点?
数据不会骗人,至少在这份中汽研的榜单里,零跑、小鹏、小米、蔚来、深蓝五家轮番上阵,原本的“三驾马车”居然少了一匹,马蹄声里有点落寞,也有点滑稽。
蔚来、小鹏、理想,这三个名字曾经就像中国新能源江湖的“老三样”。
一个搞换电,一个秀科技,一个捧着增程式和大沙发,谁都说自己是未来。
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曾经让人发笑——现在,每家都恨不得把全屋智能装进车里。
小鹏的科技感,遇上华为的“天才少年”只能算是前浪;至于蔚来的换电站,面对快充和大电池,似乎也被边缘化。
仿佛昨天他们还在高举大旗,今天已经开始悄悄在产品手册上擦掉高光词汇,生怕被人问一句“你家车还有啥新鲜的?”
我得承认,这行业的轮回比刑侦剧反转还快。
刚刚在朋友圈刷到的行业大佬,前几天还在为理想建厂庆功,今天已经在琢磨怎么说服老板多给小米留点预算。
市场不会因为谁的故事更感人而停下脚步,销量不讲情怀。
10月份的榜单就是一份不带修饰的“尸检报告”——蔚小理各有伤痕,谁都没能全身而退。
如果非要找点原因,也不难。
行业门槛降低,技术平台化,智能化同质化,这些词放在几年前还带着点科幻味儿,现在已经像咸鱼味儿一样普遍。
当所有人都开始做冰箱彩电大沙发,理想的“家庭科技担当”人设就塌了;小鹏不再能靠自动泊车和语音助手圈粉,华为、小米的入局反而更狠,科技力直接“降维打击”;蔚来的换电站,面对800V超充站和更强电池,突然显得鸡肋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仨是不是活该?
英雄迟暮时,曾经的光环终究抵不过现实的冷风。
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
如果用刑侦的视角去剖析,你会发现“受害者”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无辜——也许,他们只是被自己创造的时代反噬了。
我还记得几年前,一个理想的销售拉着我坐进试驾车,指着车顶的摄像头和后排的娱乐屏说:“你看,这才叫智能家。”我点头,心里琢磨,这玩意要是真成主流,迟早大家都一样。
销售还在说:“我们增程式不怕续航焦虑。”我那会儿问他,等充电桩普及了你们怎么办?
他呵呵一笑:“到那时,我们应该已经上市了。”他没说错,他们上市了,只是高光时刻总比想象中短。
现在呢?
理想“跌出前五”像极了凶案现场的血迹,被同行们踩过去还要补一刀。
小米、小鹏、深蓝等新玩家,带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压着老前辈打。
小鹏甚至靠着降价,NOMA系列才勉强上岸。
蔚来不得不祭出“乐道”子品牌,再靠价格战捡回点市场份额。
谁都知道,“自降身价”这事儿,就像凶手回到现场,多少带点心虚和无奈。
行业之外的吃瓜群众,兴许记不住谁是蔚小理,但绝对记得某短视频里的段子:“现在国产新能源,选谁都一样,反正都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而销售们也从讲故事变成拼配置,曾经的“信仰充值”变成了“按揭分期”,大家脸上挂着笑,心里却有点苦。
你说这场新势力江湖,是不是有点像宫斗剧,前朝贵人还没回过神,后宫小主已经封妃进爵。
说到底,技术进步和资本推动,把所有人都逼成了“卷王”。
你不革自己的命,别人就替你革。
今天你在榜首,明天可能就只能在办公室里对着PPT自嘲:“理想还没倒,小米已经造出新理想。”行业的残酷,不是“失败者”退出,而是所有人都在不断被边缘化。
理性点看,蔚小理不再是“唯一”的新势力标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消失。
毕竟,这三家有资金、资源、品牌和团队,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过刚刚开局,一场真正的“群雄逐鹿”还远没到终局,谁最后笑到最后,现在下结论还早了点。
说不定就像刑侦剧的老梗,最后真相永远在下一个转角。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让蔚小理的创始人们再选一次,会不会后悔当初把故事讲得太完美,以至于现在要用降价和跟风补天?
或者他们其实早就看穿了,在中国造车这行,谁都难逃“被复制、被超越、被遗忘”的魔咒。
只不过,谁能活到最后一季,恐怕连编剧都不敢提前剧透。
所以,这一场新势力大洗牌,你觉得下一个“蔚小理”还会是现在的这些老面孔吗?
还是说,像那些年一茬茬消失的手机品牌,最终只有一两家活成了传说?
你会为谁下单,又会为谁默哀?
行业的江湖从来不信眼泪,只认销量和技术。
数据不会骗人,但故事会变。
也许,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蔚小理”能不能翻盘,而是下一个被追赶和超越的,会不会就是今天榜单上的前五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