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

最近这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特别是三十万上下的这个价位,各大车企都挤破了头,新车一辆接一辆地出。

大家都在比谁的电池续航更长,谁的车机系统更智能,谁车里的屏幕更大更多。

就在大家觉得该有的都有了,玩法也都差不多的时候,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M7新款一亮相,还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

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车不就是看着比以前大了一圈,多了几块屏幕吗?

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有驾

怎么就有底气说要去跟那些老牌的豪华车掰手腕了?

其实这事儿要是往深了看,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背后反映的是华为对未来家庭用车的一种新想法,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新车到底新在哪儿,它又是怎么悄悄给其他竞争对手增加压力的。

首先,咱们得从最显眼的地方说起,就是它的空间。

新问界M7的车身长度拉长到了5米08,轴距更是增加了21厘米,达到了3米03。

光听这些数字,可能很多人没什么感觉,觉得不就是常规的加长嘛,很多车都这么干。

但关键在于,这多出来的空间用在了哪儿,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实际体验。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车的外壳拉长,而是对车内整个乘坐布局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新设计。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一下子多出来一大截,达到了快一米的距离。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一个身高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坐在第二排,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还有相当大的富余,别说跷二郎腿了,就是稍微伸展一下腿脚都绰绰有余。

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有驾

这就一下子把乘坐感受从“够用”提升到了“享受”的层次,有点像坐飞机的商务舱和经济舱的区别。

更有意思的是它那个六座的布局。

它不像很多七座车那样,为了多一个座位而把第三排弄得特别憋屈,坐着跟受罪一样。

新问界M7的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椅,不仅能前后移动,靠背能调,还带电动的腿托,几乎可以半躺着。

而第三排的空间也因为轴距的加长变得不再是摆设,成年人坐进去也不会觉得顶头顶腿。

这样一来,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乘客都能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周末一家老小六口人出门,爷爷奶奶在第二排半躺着休息,孩子在第三排也能舒舒服服地坐着玩,不会因为空间小而哭闹。

这种对全家人出行的周到考虑,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还不止这些,设计师还在前排中央扶手的位置,巧妙地集成了一个能制冷也能加热的小箱子。

夏天出门,能在里面冰几瓶饮料;冬天带宝宝出门,可以给辅食或者牛奶保温。

这种设计,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特别是带娃家庭的实际需求。

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有驾

这种贴心,比给你用多好的真皮座椅,来得更实在,也更暖心。

说完了空间,咱们再来看看这车里最吸引眼球的几块屏幕,这可以说是华为最拿手的好戏。

一提到车里屏幕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花里胡哨,开车又用不上”。

但问界M7想告诉你的是,屏幕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屏幕连在一起能干什么。

驾驶位前面那块16.1英寸的大屏幕,分辨率很高,边框又很窄,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操作起来也很流畅,但这都算是基本操作。

真正有想法的是,它在副驾驶前面也加了一块屏幕。

这个设计一下子就解决了很多家庭出行的“内部矛盾”。

比如开车的时候,丈夫需要用中控屏看导航,但妻子又想看个电视剧,以前可能就得抢手机,或者干脆谁也别看。

现在好了,主驾驶看导航,副驾驶独立看视频,两个人互不干扰,还能聊聊天,旅途的和谐度瞬间就提升了。

而后排车顶上那个可以翻下来的17.3英寸大屏幕,更是长途旅行中安抚孩子的“法宝”。

它不仅尺寸大,还能上下调节角度,屏幕表面也做了防眩光的处理。

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有驾

这样一来,不管孩子是坐着看还是躺着看,都能找到一个不累眼睛的舒适角度。

而这里面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华为的鸿蒙系统带来的无缝连接体验。

比如说,你在家里的华为平板上看了一半的动画片,上了车,可以直接把画面“甩”到后排的吸顶屏上接着看,中间都不带停顿的。

副驾驶的妈妈,也可以用自己面前的屏幕,帮后排的孩子选择下一集动画片,或者调节音量大小。

这种多屏互动,让车里的所有屏幕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互相协作的整体。

当别的车还在宣传自己的车机能装多少个APP的时候,华为已经把手机、平板和汽车彻底融为一体,玩的是一种“生态”的优势,这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竞争了。

接着我们聊聊乘坐的舒适性,这次新问界M7在座椅上也下足了功夫。

主驾驶位的座椅被称为“零重力座椅”,有十几向的电动调节功能。

最厉害的是,只要按一个键,座椅就会自动调整到一个最符合人体工学的半躺姿势,大概是115度,同时腰部的支撑和腿托也会延伸出来,把整个身体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那种感觉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一样,非常放松。

对于需要长时间开车的人来说,在服务区或者充电的时候能这样休息一下,疲劳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而副驾驶的座椅设计也很有意思,它虽然也能大角度躺倒,但没有主驾驶那么平。

华为生态上车,问界M7升级吸顶屏,友商压力倍增-有驾

设计师解释说,这是考虑到副驾驶在行车过程中,既需要休息,也需要能随时和驾驶员交流,保持一定的观察视野。

所以他们提供了一个既舒适又相对安全的躺卧角度,并且还很贴心地在手套箱上设计了一个可以翻出来的小桌板。

这样一来,副驾驶乘客不仅能舒服地休息,还能在需要的时候把这里变成一个临时的办公桌,放上笔记本电脑回个邮件、处理点工作,实用性非常强。

这种针对不同位置的差异化设计,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堆砌配置。

最后,我们必须得谈谈这辆车的“心脏”,也就是它的动力系统,以及那个很多人还没太注意到的“800V高压平台”。

虽然官方还没公布纯电版的全部信息,但“800V”这个词一出来,懂行的人就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用的还是400V的平台,升级到800V,就好像把家里的水管换成更粗的,充电的电压和电流都能大幅提升,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充电速度快得惊人。

官方说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300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

就相当于你开车进服务区,去一趟洗手间,再买杯咖啡的功夫,车子的电就充得差不多了,又能跑上好几百公里。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人开电动车最担心的充电慢、续航焦虑的问题,让开电动车的便利性越来越接近燃油车。

同时,它也保留了“可油可电”的增程式版本,车上带一个1.5T的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

这样一来,在市区有充电条件的地方,你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很低;要是出远门或者去一些充电不方便的地方,也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加油就能走。

这种灵活的能源选择,非常符合中国多样化的用车环境和广大车主的实际需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