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比亚迪汽车最近的混动车型,电池容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越来越小。
就拿比亚迪秦PLUS DM-i这款车型来说吧,2021款120Km旗舰型,电池还有18.6kWh,而到了2025年的智驾版120Km超越性,电池容量就只有15.8kWh了,差不多少了3度电,这对于一款混动车型来说意味着什么?
毕竟,多一度电就可以多跑10公里左右。
再看看其他混动车型,纯电续航短的只有55公里,这还是CLTC标准,WLTC标准就只有43公里了。
你说当油车开吗?人家也有电池,也可以充电,还能纯电行驶。
你说当电车开吗?纯电续航又很短,又没有快充,总不能天天去充电吧,一充就几个小时。
这就会让车主非常拧巴,毕竟,用电成本可比加油便宜多了,用过电以后就再也不想加油了。
而比亚迪混动车型,最新的车型,续航最长的可能也就唐L DM以及汉L DM两款车型了,其纯电续航165公里(WLTC标准),但是,价格也不便宜啊,最便宜也要22.98万元起。
而比亚迪10万级车型,哪怕是曾经的旗舰车型汉DM-i、唐DM-i,纯电续航也都只有95公里(WLTC标准)。
大家可以作为对比,13.99万的奇瑞风云A9L的纯电续航,也能够做到193公里(WLTC标准),至于CLTC标准是多少?肯定是超过240公里了,因为人家压根没有标,咋也不知道。
你说一款混动车,最核心的参数是什么?
个人认为,纯电续航肯定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同样的价位,同样的动力,大家肯定会选择纯电续航长的那个吧。
然后,我每次一发这个观点,总是被怼回来。
有人说,你去看比亚迪汽车的销量,人家卖得好的车子就是纯电续航短的车子,大电池长续航压根就没有必要……。
好吧,居然无力反驳,不过,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消费者没得选呢?比亚迪便宜的车子续航本来就很短啊。
那么,如果真的做到最短纯电续航150公里起步了,那么,销量会不会增长更快呢?卖得最好的车子会不会就变成了续航长的车子了?
不信可以做一个实验,比亚迪120公里续航的车子与55公里续航的车子卖一个价,也别卖一个价了,就贵个5000块钱,你看看到底哪个更抢手?这不就证明一切了吗?
还有人说,人家也要控制成本,控制车辆的重量,这个理由就有点扯了。
别忘了比亚迪是靠什么起家的?人家就是做电池的。
如果连比亚迪自己都要控制电池成本,那其他车企新能源就别卖了!
用Deepseek分别估算了一下2025款秦Plus DM-i智驾版120Km超越型(15.8kWh),与2021款秦Plus DM-i 120旗舰型(18.6kWh)的电池成本价,两款车都是磷酸铁锂,2021年电池原材料更贵,最高能到60万元/吨,2025年只有差不多6万元/吨,所以,估算下来21款秦PLUS DM-i120Km版本总电池成本价 = 700元/kWh x 18.8kWh = 13,160元。
2025款的总电池成本价=480元/kWhx 15.8kWh = 7,584元。
差不多至少便宜了一半,贵吗?一点也不贵。
至于说要减轻重量的,就更搞笑了,你让人家44度电池,纯电续航400公里的新智己LS6怎么想?难道人家就不知道减轻重量的吗?
现在所有希望只能寄托在比亚迪2026款车型上了,比如,即将上市的海豹07 DM-i,如果纯电续航还是只有120公里,还没有超过200公里,那就真的“凉凉”了,这并不是在唱衰比亚迪汽车,乃至于我严重怀疑,比亚迪汽车的混动电池密度是不是不够高啊?
这么大体积的磷酸铁锂电池,是不是最大续航就只能做到125公里呢?只是合理质疑,没有抹黑拉踩!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