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新能源SUV体验记:5米2大块头,电吸门+三联屏,40万值不值?
如果不是那天和朋友在小区地下车库偶遇一辆蓝色巨无霸,我可能还真没意识到问界M8已经悄悄地把尺寸、配置、科技感拉到了新高度。作为一个90后汽车自媒体人,我见过不少新势力的“花活”,但5190mm的车长停在我家楼下那排老款SUV中间时,视觉冲击力还是挺震撼。旁边的大哥开着钥匙解锁,那电吸门“咔哒”一声自己收紧——说实话,这种仪式感比很多豪华品牌还带劲。
说起这台M8,其实我身边不少同事都关注了好几个月。有的是被它外观吸引,有的是盯着空间和智能化来的。我个人第一次坐进车里,是因为有个朋友想换掉他家的MPV,看中了问界这个全新的6座布局。他孩子刚上小学,每次出行都要带上一堆装备,对空间要求特别高。我们俩钻进后排,他直接伸了个懒腰,说:“这才叫真正能翘二郎腿。”3105mm轴距确实给足了乘客面子,加上真皮沙发座椅包裹得软硬适中,还带独立头枕音响,小孩在里面看动画片根本不吵闹,大人还能安静聊会儿天。
再说回前排,中控台用料跟家里的高级沙发似的,上深下浅配色加点棕色绒面顶棚,很有温馨氛围。最让我印象深刻是那个三联液晶屏——主驾仪表、副驾娱乐、中控导航分工明确,而且流畅度真的很像平板电脑,用起来一点卡顿都没有。我试了一下无线充电和杯架的位置,都挺顺手,副驾那个液晶屏甚至可以追剧。这套系统操作逻辑基本延续华为Matebook风格,对于习惯用手机平板的人来说几乎零学习成本。
其实大家对新能源SUV最大关心还是动力与续航。这台1.5T增程器配合前后双电机,官方WLTC满油满电1300km的数据听起来夸张,但身边真实体验下来,高速加市区混跑,一箱油撑1000公里左右没啥压力。而且踩下去推背感明显,比传统燃油大块头灵活多了。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约着自驾去郊外烧烤,全程载满六个人加行李,不管是城市红绿灯还是高速超车,都能感觉到底盘调校兼顾舒适与支撑,没有那种晃来晃去的不安全感。尤其双叉臂+多连杆悬挂组合,对路面的坑洼过滤得很细腻,即使连续经过减速带也不会让乘客抱怨颠簸。
关于配置层面,有时候你以为40万级别就该标配这些功能,可实际体验下来才发现细节差距在哪。例如无边框门设计、半隐藏式把手、激光雷达集成到前脸,再比如每个座位都有独立造型头枕(而且内置扬声器),这种沉浸式影音效果只有亲自坐进去才能体会出来。另外像主副驾驶通风/加热/按摩/腰部支撑这些功能,在冬夏两季开长途的时候简直救命。我曾经凌晨送父母赶飞机,一路高速上他们睡得踏实极了,下车之后也没有哪儿酸疼,这就是舒适性的真实体现吧。
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么大的尺寸好停车。在北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小区地库,经常需要倒腾好几次才能入位。不过星际蓝涂装确实显眼,每次洗完车以后,总有人驻足打量两眼;还有黑色隐私玻璃搭银饰条的撞色设计,让整辆车既稳重又不失年轻气息。如果你喜欢露营或者偶尔户外撒野,全尺寸行李架非常方便,该放帐篷放帐篷,该扔滑板扔滑板,非常契合现在家庭用户多元生活方式需求。
维修保养方面,因为增程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加之品牌售后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目前圈子里反馈故障率并不高。一位老哥分享过他的经历,说去年冬天碰到低温续航焦虑问题,到店检测升级软件后一切恢复正常,还顺便免费洗了一次内饰。这类贴心服务,在新势力阵营算比较靠谱的一档。不少准备入手的人也关心保值率,目前来看由于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同款车型二手价格波动较小,相比纯燃油大型SUV更抗跌一些。当然未来政策变化谁也不好预判,但短期持有风险有限,这是圈里公认的共识点之一。
聊到智能化,其实除了日常语音控制空调、多媒体等基础操作之外,更值得提一句的是抬头显示和专属音响系统结合,用于导航提示或者夜间驾驶提醒非常直观,不容易错过重要信息。有一次晚上回家路况复杂,多亏HUD及时显示限速标志,否则差点吃罚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却是真正提升用车幸福感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多老司机反复强调买新能源不能只看参数,要实际试一下交互体验是否顺手。
对于预算四十万上下考虑家庭旗舰SUV的人现在可选项越来越卷,各家拼技术拼配置拼情怀。但从目前市面口碑来看,这台M8算是把诚意做到了明处,无论空间利用率还是科技氛围都符合当代家庭用户需求。如果追求更极致豪华,还有即将上市的新款M9,不过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就看每个人取舍侧重点啦。至于最终怎么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就像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生活方式一样,有时候纠结本身也是乐趣之一吧——毕竟谁小时候没幻想过拥有一辆“大彩电、大沙发”的梦想座驾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