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考核放榜!三大汽车央企谁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

2025年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4年度及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兵装集团、东风汽车、中国一汽三大汽车央企再度跻身A级企业榜单。

兵装集团以年度第30名领跑,东风和一汽紧随其后;而在体现中长期战略的任期考核中,一汽跃居第15名,兵装集团位列第26。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三大央企在销量目标、新能源转型与智能化竞赛中的真实较量,有人逆势增长,有人承压前行,更有重组传闻暗流涌动。

国资委考核放榜!三大汽车央企谁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有驾

销量目标,长安完成率夺冠,东风掉队明显

2024年全年,长安汽车以268万辆销量、95.8%的达成率成为三家中的“优等生”,一汽和东风分别完成320万辆、248万辆。 进入2025年,格局陡然生变:

一汽上半年累计销量157.1万辆,同比增长6.1%,年度目标完成率45.5%。 其自主新能源车型爆发式增长95.5%,达14.5万辆,成为最大亮点。

长安以135.5万辆稳住基本盘,新能源占比提升至33.1%,44.8万辆的销量贡献超半数增长。

东风成为唯一销量下滑者,上半年仅售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2%。 尽管新能源车增长33%,仍难抵整体颓势。

国资委考核放榜!三大汽车央企谁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有驾

考核变革,张玉卓的“松绑令”催动转型

销量分化的根源,可追溯至2024年3月全国两会。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部长通道”宣布:对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业务实施单独考核,不再以利润为唯一标尺,转而聚焦技术创新、市占率及战略布局。

这一政策被业内视为“破冰之举”,此前央企因考核压力,对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新能源业务态度谨慎。 新政落地后,企业动作明显提速:东风将新能源销量目标定为2025年“跨越百万辆”,长安提出“3311计划”,一汽则誓言“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技术竞赛,平台架构与AI成为新战场

一汽红旗在2024年推出天工纯电平台与九章智能平台,整合低温电芯、司南智驾系统;奔腾品牌首搭AI大模型的悦意03,实现场景化智能交互。

东风发布天元架构,岚图、猛士两大高端品牌先后与华为达成合作,联合攻关高阶智驾技术。

长安一次性抛出七大智能化技术,包括SDA天枢架构和天域OS系统,并任命专攻芯片与智驾的贺刚为副总裁,强化技术话语权。

国资委考核放榜!三大汽车央企谁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有驾

重组疑云,长安与东风酝酿“万亿航母”?

2025年初,长安汽车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正筹划与其他国资央企重组”;同期东风集团亦传出类似消息。 尽管双方未披露细节,整合逻辑清晰:

长安在新能源规模和智能化布局上占优,2024年净利润率仅3.41%,同比下滑1.09个百分点;

东风自主品牌增长强劲,可整体销量下滑9.2%,需规模效应破局。

业内猜测,重组可能复制2024年央企动力电池合作模式,当时一汽、东风、兵装集团联合入股中国诚通旗下力神青岛,共建供应链“护城河”。

市占率真相,央企新能源仍落后头部玩家

尽管增速亮眼,三大央企的新能源体量仍与行业龙头差距显著:2024年东风新能源车销量86万辆,长安73万辆,一汽约34万辆;而比亚迪同期销量达427.21万辆,特斯拉为178.92万辆。

数据显示,2023年三家市占率均未超6%,合计不足13%。 盈利压力同步凸显:2024年汽车行业央企毛利率降至12.78%,净利率仅3.41%,部分企业“以价换量”导致利润空间收窄。

人事地震,32名高管轮换背后的战略转向

为匹配转型节奏,三大央企密集调整核心团队:

一汽2024年底集中调整32名高管,覆盖红旗、解放等关键板块;

东风组建九人新领导班子,董事长杨青将商用车业务整合为事业部,岚图品牌销售负责人火线升职;

长安挖角技术派高管贺刚,直指智能化战略落地。

分析认为,人事变动直接服务于新能源与国际化目标,例如东风将岚图定位为“高端化与国企改革试验田”,长安则借人才重组加速出海。

国资委考核放榜!三大汽车央企谁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有驾

全球竞争,出口成第二增长曲线

海外市场正成为央企新战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2025年一季度延续涨势,新能源出口量飙升43.9%。 三大央企中,长安计划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30%,东风目标出口百万辆,一汽则加速布局CKD组装厂。 挑战同样严峻:欧盟加征关税、美国设置投资壁垒,央企需在政治博弈中寻找突破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