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分钟,10万台。”
李想,你早上看到这数儿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咖啡机里煮出来的是中药?
又苦又上头。
这数字从老对手余承东的朋友圈里冒出来,不带一个脏字,但每个字都像一记耳光,火辣辣的。
这场景熟不熟?
两年前的鬼故事,又从坟里爬出来了。
当年那个还瘸着腿、靠着东风老底子修修补补的问界M7,都能把你家的理想ONE“打残”,这可是你亲口在微博上说的。
一个偏科生都能把你搞得灰头土脸,那现在这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全体,这是要干啥?
这是要刨你家祖坟啊。
新款的问界M7,这车……怎么说呢,简直就是理想L7和L8的“私生饭”,变态到了像素级。
它把自己整容成了你最熟悉的样子,空间、尺寸,样样对标,然后用一种你最恶心的方式背刺你——定价。
每个版本都比你便宜一万多块,不多不少。
这感觉,就跟拿针扎你似的,不致命,但膈应人。
千万别以为这就是简单的价格战,那就太小看华为了。
老余这帮人,鸡贼得很。
他们干的事,本质上是在动摇理想汽车的“国本”。
理想卖的是什么?
是“家”,是“舒适”,是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堆出来的那种“高级感”。
结果问界M7上来就把这套给撕了,入门版直接不要空气悬架。
嘿,这招绝了。
华为这是在公开“赌人心”。
它把从悬架上省下来的钱,全砸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天天用的地方:全系标配的四驱、入门就给的高阶智能驾驶。
它等于把一个选择题直接甩在了消费者脸上:哥们儿,下暴雨那天,你是信一套玄乎的空气悬架,还是信四个轮子都死死抓着地?
堵在环路上的时候,是靠扭腰缓解疲劳,还是让车自己跟着走更香?
这就是一场诛心之战。
它在瓦解理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舒适=豪华”的话语权,把竞争拖进了它华为主导的“科技=豪华”的战场。
你理想聊沙发,我华为聊芯片;你聊冰箱,我聊生态。
降维打击,听过没?
当然了,华为这招也够险的。
万一真有那么一拨人,就是“悬架原教旨主义者”,就图个坐着舒服呢?
这就好比你开了家顶级的川菜馆,赌所有客人都爱吃辣,结果门口浩浩荡荡来了一队广东旅行团,这就尴尬了。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
打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不是在跟一台车打,你是在跟几亿部华为手机的用户心智在打。
为什么问界M9卖那么贵,还有人抢着要?
买的真是那辆车吗?
不,买的是“华为”这两个字带来的安全感和身份认同,是鸿蒙生态圈的一张门票。
这种近乎“粉丝经济”的品牌势能,你怎么防?
拿钱砸吗?
所以你看,当一个搞通讯的开始跟你聊汽车底盘,一个搞手机的开始跟你聊用户生态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这个游戏就已经不是原来的玩法了。
牌桌都给你掀了,你是坐地上哭,还是也抓起个板凳入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