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

最近财经圈最火的新闻在11月5日爆出来——赛力斯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募资净额达140.16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也是首家A加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结果上市首日就"翻车",开盘即跌,一度跌幅超过10个百分点,市场直呼不解:怎么选在香港上市,不在上海排队融资啊?

这并非市场第一次问赛力斯这个扎心的问题。早在2023年问界M7爆火的时候,就有媒体炒作说赛力斯应该把总部迁到上海,这样离资本更近。2024年华为深度合作后,更有业内人士嘀咕,和华为这么铁的关系,在上海搞个分部不过分吧。

结果呢?赛力斯不仅没挪窝,反而把总部大楼越修越气派,今年还在港股融了140多亿港元。这波操作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

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到底有多扎心,为什么留在重庆才是赛力斯最聪明的选择。

第一部分:赛力斯与重庆的绑定早有预谋,从问界M5爆款到M7称霸看清真相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很多人纳闷,赛力斯现在有钱了为啥不学蔚来到上海买栋楼安家。但你仔细翻赛力斯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它和重庆的感情早就是铁打的,这根本不是一时兴起。

2022年3月5日,问界M5正式交付,这款华为技术加持的增程式SUV直接卖爆。首月交付了3045辆,随后销量持续攀升,创造了新品牌单车型从交付到破万最快纪录,只用了87天。这个成绩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赛力斯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重庆两江新区,这个地方硬是扛住了前面几个月数万辆的交付压力。要是赛力斯总部在上海,重庆工厂可能连优先级都排不上,这批订单分分钟被打脸。

真正的爆发点出现在2023年9月。问界新M7上市,一鸣惊人。上市首日订单就破了5.5万辆,这在业界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每个月销量都在快速飙升:9月5248辆、10月12193辆、11月17039辆、12月飙升到25545辆。全年累计交付19万辆,一举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连续12个月蝉联新势力销量第一。

这个成绩的背后,完全靠重庆本地供应链的配合。从钢材供应商到零部件厂商,都在2小时车程内,急单当天就能响应。有时候下午提出个需求,第二天早上零部件就送到工厂。这种效率,上海再怎么便利也给不了。

2024年赛力斯的成绩更是炸裂。全年销量突破42万辆,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倍。研发投入高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倍。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超过25万辆,连续蝉联50万级及以上豪华车型销冠。

进入2025年,赛力斯继续发力。10月单月销量就达到51456辆,创下历史新高。1月到10月累计销量356085辆,增势迅猛。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呢?说明重庆这个大本营对赛力斯的支撑力有多强。

深入看这背后,重庆给赛力斯的支持确实是保姆级的。早在2016年赛力斯刚转型新能源汽车的时候,重庆政府就开始扶持。2023年问界销量冲进新势力前三之后,重庆又给了靠近机场的黄金地块用来建研发中心。连赛力斯员工子女上学这种细节问题,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都专门协调了重点学校名额。

对比之下,上海虽然金融资源丰富,但对车企总部的要求可苛刻了。要么年营收千亿以上,要么自带全球影响力。赛力斯2024年营收虽然超过1400亿,但这在一线城市的政策倾斜中还不够成为头部。更关键的是,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从2023年5月成立以来,规模高达200亿元,对新能源汽车的真金白银扶持,远超上海那种锦上添花的政策。

有内部人士算过账,赛力斯如果搬去上海,光是研发和运营成本差一年就得少赚小10亿元,这笔钱够赛力斯研发好几套新智能系统了。所以说,留在重庆根本不是没有野心,而是最理性的选择。

第二部分:重庆凭啥能让赛力斯死心塌地,这4个硬核优势太现实


重庆到底有啥魅力,能让赛力斯宁可被说没野心也要留下?说实话,理由太多了,每一个都够让人扎心。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第一个原因,重庆的产业链熟得像自家后院。

赛力斯现在的核心车型问界M5、M7、M9销量全加起来已经超过80万辆,这些车的增程式和纯电技术都需要大量本土供应链配合。重庆有啥?长安汽车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全在这儿。发动机、底盘、电池包壳体这些基础件,重庆本地配套率超过60倍。

更狠的是,赛力斯自己的电驱动工厂也在重庆,从电机到电控的研发生产,半小时车程就能送样调试。反观上海,虽然聚集了博世、大陆这些国际大品牌的一级供应商,但人家主要服务特斯拉、奔驰这些高端大客户,赛力斯作为新势力,想抢资源得排队,成本还高。

举个具体例子:问界M7的增程器壳体,重庆供应商报价800块一个,上海同类企业要1200块,一年光这一项就能省出好几千万成本。这种成本优势,怎么说呢,就是赛力斯能够把产品价格压得很低,但利润率还很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华为的近水楼台优势太明显。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有多深,你就看问界系列的核心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算法都是两方的工程师坐一块儿磨出来的,不是买现成的套件。2024年7月赛力斯以25亿元收购问界品牌之后,两方的合作制度化程度更高了。


华为在重庆有专门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分部,和赛力斯总部就隔一条马路。工程师早上提出需求,下午就能去生产线盯着调试。新能源汽车行业讲究三个月一代技术,隔着距离哪怕就相隔一两百公里,消耗的沟通成本都足以拖累产品迭代的速度。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要是赛力斯总部搬到上海,华为在上海虽然也有办公室,但两地来回跑,工程师的效率马上就下来。现在问界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快速迭代,慢一个月可能就被对手反超。所以这种近距离的合作优势,根本不是金钱能换来的。

第三个原因,重庆的真金白银支持力度太绝。

2024年赛力斯的研发投入达到70.53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重庆的政策支持。更实在的是税收优惠和产业基金扶持。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200亿元,对新能源车企的支持力度远超上海。

有专家算过账:赛力斯要是搬去上海,甲级写字楼租金成本(每平米月租200到300块)加上高端人才薪资普遍比重庆高30倍,再加上供应链运输成本(重庆到上海物流费每辆车得多花2000块),一年下来额外支出至少20亿。这笔钱用在研发上的话,够赛力斯迭代好两代智能驾驶系统。

所以说,重庆不仅没有让赛力斯掏钱,反而是真金白银地在投入。这种支持,上海能给吗?根本给不了。因为上海的政策一般是倾斜给已经站稳脚跟的巨头,或者自带流量的明星企业。赛力斯这种潜力股,在上海可能得先证明自己值这个价。

第四个原因,重庆有一种不嫌弃的包容心。


2016年赛力斯刚转型新能源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它没戏。传统车企出身,技术比不过蔚来、小鹏、理想,资金也比不过国企背景的企业。整个行业都看不起它。但重庆没有放弃,从土地、资金到政策一路扶持,让赛力斯有机会慢慢做大。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2020年问界还没影儿的时候,重庆两江新区就给赛力斯批了300亩地建智能工厂。2023年问界销量冲进新势力前三之后,重庆又主动帮忙协调物流、解决用工缺口、甚至帮着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这种陪企业从小长大的耐心,上海可能真的给不了。

上海更青睐已经站稳脚跟的巨头,或者自带流量的明星企业。比如特斯拉,人家一来上海就建超级工厂。比如蔚来,融资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赛力斯这种默默扎根一个地方,一步步往上爬的企业,在上海的待遇恐怕就是另一个样子。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一旦有钱了就想往一线城市跑,但赛力斯却选择了留下。

第三部分:留在重庆是保守,其实是赛力斯最狠的战略算计

现在问题来了:网上总有人说赛力斯不搬上海就是没野心,但你要真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留在重庆才是赛力斯最聪明、最狠的战略算计。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上海的光环根本抵不过真金白银的负担。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假设赛力斯把总部搬到上海,光是租金成本就是一笔巨账。上海陆家嘴或张江的甲级写字楼,每平米月租200到300块,重庆总部园区只要80块。高端人才薪资普遍比重庆高30倍,比如工程师在重庆月薪1.5万就能招到一批,上海至少得2万起价。再加上供应链的运输成本,重庆到上海的物流费每辆车得多花2000块。

这样一算,一年下来额外支出至少20亿元。这不是开玩笑的数字,这是真金白银的成本。如果这笔钱用在研发上面,够赛力斯多迭代两代智能驾驶系统。够赛力斯加快在电池、电控这些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所以成本这一项,上海就已经输了。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重庆的全产业链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车的竞争,最终拼的是什么呢?是成本控制加迭代速度,这两样缺一不可。赛力斯在重庆有工厂、有供应链、有政策支持,从设计到量产最快只要12个月。要是搬到上海,光是协调跨区域的供应链就得花半年。新产品上市可能就慢了,市场风口就过了。

更扎心的是重庆本地的汽车产业工人储备很充足。重庆有中国汽车城的美誉,熟练技工的密度在全国都是前三。反观上海,虽然一线城市,但招工难是出了名的。蔚来、威马在上海建厂之后,都得从外地调工人,成本和效率都没办法和重庆比。

赛力斯现在的节奏就是快速迭代、快速响应市场。问界M8上市36天交付就突破2万辆,这种速度背后是什么?是重庆的工厂、供应链、人力三位一体的支撑。你说这种优势,上海能给吗?根本给不了。


所以从战略的角度讲,赛力斯留在重庆不是没有志气,而是最理性的商业决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响应更快,这才是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活下来、活得好的关键。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第四部分:港股上市也是理性选择,赛力斯为啥还是要留在重庆

赛力斯港股上市引发了市场不少质疑和讨论,评论区直接炸锅,咱就挑几个典型的问题聊一聊。

有人问,港股上市是不是就是逃离内地,不搬上海反而更远离一线了?

这个逻辑其实是错的。赛力斯在港股上市但总部留在重庆,这恰恰说明了它在融资和总部选择上的理性。上市地和总部地根本不需要重合。港股上市有港股的好处,吸引国际投资者,获得全球资本的认可。但总部设在哪里,应该根据企业运营效率来决定。

问界M7和M9的成功已经完全证明了重庆基地的产能和供应链优势无可替代。整个运营体系已经在重庆这个地方扎根了八九年,要搬迁的成本和风险有多大你能想象吗?搬去上海反而可能拖累效率,这是很多企业都犯过的错。赛力斯看得比较清楚,所以选择了稳定和效率优先。

有人担心港股首日破发,是不是说明市场看空赛力斯?

港股上市首日破发确实反映了市场对赛力斯的一些担忧。主要顾虑是什么呢?就是对华为依赖度太高、自研能力不足的担忧。这个担忧其实有道理,毕竟问界的灵魂就是华为的智驾技术和座舱体验。

但这和总部选址其实没什么关系。反而说明赛力斯更需要在重庆加快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已经达到70.53亿元,这个数字在整个行业都算领先水平。港股融来的140亿港元中,70倍用于研发,这就是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留在重庆,能够更高效地控制成本、加快产品迭代,这样才能逐步减少对华为的依赖,打造属于赛力斯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有人预测,如果赛力斯销量突破百万,会不会最后还是搬去一线城市?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会设第二总部,但不会放弃重庆大本营。就像华为总部在深圳,但上海也有研发中心,北京也有办公室一样。核心永远是效率加成本的最优解。赛力斯现在的策略就是这样定位的。

2025年前10月累计销量已经到了356085辆,继续在重庆深耕、加快研发、扩大市场才是正道。如果真有一天销量突破100万辆,赛力斯可以在上海设个研发分部、设个销售总部,但重庆作为制造和创新的大本营地位永远不会改变。这才是长期主义的体现。


结语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从赛力斯港股上市但总部不搬这件事就能看出一个道理:企业选址不是追热门,而是找最适合自己的土壤。

上海确实有光环,确实有资本、有市场、有品牌效应。但重庆有全产业链、有政策兜底、有华为的深度合作和支持。这些才是赛力斯能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成新势力黑马的关键。

看看这些数字吧:2024年销量42万多辆、营收1451.76亿元、净利润59.46亿元、研发投入70.53亿元。2025年10月单月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51456辆。港股融资140多亿港元。这些成绩背后,重庆的支撑有多大?无法估量。

下次再有人问赛力斯为啥不搬上海,你就把这些账本甩过去:省下来的20亿成本、快了半年的迭代速度、60倍以上的本地供应链配套率、从零到百万级销量的成长扶持。这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毕竟,能把重庆牌打到全国新势力前列、能在港股融到140多亿的车企,这本身就够打脸那些唯一线城市论的人了。

最后,问各位一个灵魂问题:如果让你选,你会支持车企扎堆一线拼光环,还是像赛力斯一样扎根区域拼实力?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上海可是车企总部的风水宝地,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全球总部、理想总部都扎堆在那儿,赛力斯咋就铁了心留在重庆?留在重庆是保守?-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