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潮流,真的是扫遍了世界各地。
大洋彼岸的美国,这阵子也是热闹非凡,福特、通用、现代这些老牌汽车厂商,
电动车的销量嗖嗖涨,不少时候都能看到创纪录的新闻,表面上看挺红火热闹的。
正当这个热火朝天的时节,美国政府忽然出手,把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购车补贴一下子给撤了,真是出乎意料。
这一下子,整个车市都搞乱了,刚才还庆祝得欢天喜地,转眼就有人开始喊“快要崩了”。
最后的狂欢
就在刚才结束的第三季度(7月到9月),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数据真是亮眼得很。
福特的电动车卖得挺火,比去年同期多了30%;而现代的表现也不错,涨了13%。
按照考克斯汽车公司分析师的猜测,美洲第三季度的电动车销量大概是这个样子。
大概能卖到41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20%以上。
这局面,哪怕是旁观者也得感叹一句: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真是长了翅膀,电动车的日子终于来了。
如果你真这么觉得,那可真是想得太简单了。这波销量猛增的背后,其实藏着另外一个故事。
原来,美国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政策,在9月30日那天正式到期了。
这个政策说,只要买一辆符合条件的电动车,就能抵扣最高7500美元的税款。
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超过五万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个挺大的吸引力。
眼看补贴快到头了,原本还在打算再等等的消费者,也都匆匆忙忙地行动起来了。
把明年的买车打算提前到这一个季度,才搞出了这么不错的销售成绩。
说直白点呀,这次上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把未来的市场需求透支了。
从“转折点”到“市场崩盘”
消费者们玩得不亦乐乎,可汽车厂商们心里却难免有点打鼓的感觉。
他们比谁都明白,这场热闹过后,也许会变成一片乱局。
福特汽车的CEO,吉姆·法利,跟媒体说得挺干脆:“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日产美国的头头,克里斯蒂安·默尼耶,说得更是直截了当:“这可真是个大事。”
他一开口,就用“崩盘”这个词,形容十月份市场可能要出大乱子。
他说啊,为了应付之前的火爆销售,经销商们都堆积了不少库存。
补贴一停,需求就像掉了个悬崖似的猛滑下去,市场里的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几乎你追我赶的那种。
为了把库存清空,价格大战几乎就成了必做的事。
甚至有好几家制造商公开表示,他们打算在美国多生产一些排放量大的燃油汽车,想借此应对电动车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
大佬们之所以觉得挺郁闷,根本原因是,尽管这些年走过不少弯路,电动汽车的价格还是比同档次的燃油车贵了不少。
据一些研究机构统计,这个差距大概在八千到九千美元之间。
之前有7500美元的补贴在那儿撑着,消费者也算是咬着牙坚持买了。
现如今补贴撤了,这个花销就得由消费者自己一分钱不剩地扛着,许多人也就得重新打算打算了。
特朗普的“电动车强制终止令”
这项搞得整个美国车市震动的补贴政策,其实早就有了根底。
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国国会通过的,过程中经过几次曲折,直到2022年拜登在任时又获得了延续。
今年7月,特朗普作为现任总统,签了个关于减税和缩减政府支出的法案。
这项补贴的截止日期就定在了9月30日。
这项安排其实就是特朗普竞选时许诺的兑现,他曾经多次当众表态,
想结束拜登之前推行的所谓“电动车强制措施”。
他觉得,政府没必要用纳税人钱去大肆补贴某个产业,应该让市场自己来做决定。
除了撤销补贴之外,特朗普政府还采取了不少行动,比如对进口的电池和相关原料加了关税。
这些做法可能在无形中抑制了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动力。
政策一下子转变,搞得那些花了大价钱建电池厂和生产线的汽车企业有点措手不及。
福特的CEO法利就说,他们原本是按照一个可以预估的四年政策来安排投资的。
现在政策一下子变了,得重新考虑电池厂的产能和布局,这让企业压力山大,挺难搞的。
车企的自救
遇到突如其来的市场寒潮,各大车厂都纷纷打起了“自救”算盘,着手应对。
既然政府不肯再出钱,那就只好自己掏腰包吸引顾客了,动作最快的当然是现代汽车啦。
补贴一停,现代立马宣布,对旗下2025款艾尼氪5车型直接给7500美元的现金优惠。
这招挺干脆的,就像自己把政府的补贴续费了一样,目的就是为了稳住销量。
通用汽车和福特打算另辟新路,按照路透社的说法,未来几个月里,他们准备这样做,
把这7500美元的优惠整合到汽车租赁的条款里去。
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决定租车而不是买车,还是可以间接得到这部分优惠。
就算如此,依据考克斯汽车公司最新的调研结果,美国的汽车经销商们对电动车未来的销量还是挺看好的。
现如今,已经跌到了历史上的最低水平了。
不少人都担心,没了补贴,那些价格高得离谱的电动汽车可能就压在自己头上了。
美国“失速”与中欧“飞驰”
当咱们把目光从美国转开,放到整个世界来看,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
说到电动汽车的普及,美国明显比不过世界上另外两大市场——中国和欧洲。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车市场,近几个月来,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车市场,近期里,新能源车(纯电动和插混)占比已经突破了40%,每卖出十辆车,就有超过四辆是新能源的。
在欧洲,新能源车的占比差不多也到了20%左右,而且还在逐步上升。
按照行业的预测,欧洲的电动车销量最快可能在2028年就会赶上甚至超过传统燃油车。
看看美国,就算是在补贴还没取消之前,那疯狂的九月份,电动车的市场占比才刚刚突破10%的关卡。
有人分析机构甚至是偏悲观地预测,以现在这个节奏,美国要达到50%的电动车普及水平,还得再磨好几年。
或许得等到2039年, 比之前的预估晚了整整五年。
总结
这次美国电动车市场走的可真是个“过山车”似的行情,搞得人晕头转向的。不过,从长远角度看,技术不断提升加上环保需求这个大势,肯定不会变得。
短时间内的阵痛,可能会把一些投机取巧的玩家赶走,也会促使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去研发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最终从激烈的竞争力得到实惠,归根结底是一件挺不错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