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

连让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都不给

传统模式遭遇滑铁卢

以前买车得去4S店被坑。现在车企把展厅开到商场里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超200家汽车品牌直营店入驻商业综合体。这数字比三年前翻了五倍。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那些囤了上百台车的经销商 如今处境尴尬 厂家搞直营后 客户拿着手机比价软件进店砍价 销售顾问连忽悠的余地都没了 某合资品牌经销商老李吐槽 现在卖车就跟菜市场摆摊似的 利润薄得能照见人影儿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抄近道的新玩法

有个叫灵动的电动车牌子玩了个奇葩操作。他们让代理商只负责接待顾客。车子直接从厂家库房发货。这模式使开店成本一下降了60%。二十平米的店面就能开业。

最厉害的是提成办法。卖一辆车能拿到百分之五的佣金。代理商不用自己掏钱囤货。广州某个商圈有个代理商叫小王。他说:“这可比奶茶店加盟省事多了。根本不用担心库存车变成没用的废铁。”

夹缝中的经销商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当下4S店老板们遭遇灵魂拷问。要么转型,要么转行。河北某地有个汽车城。去年那儿倒闭了17家店。老板老张改了行。去开烧烤摊。他说:“卖车还没烤腰子赚钱。”

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舍弃经销商。某新能源巨头暗暗增添了300家渠道商。毕竟在三四线城市。地头蛇更管用。厂家市场部老赵私下讲。直营店开在县城。那点销量连房租都不够付。

混搭才是王道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今年最火的是“代销”模式。厂家在线上接订单。线下门店负责交车。线下门店还负责售后。不用养大量销售人员。能覆盖到偏远地区。好比外卖平台。餐馆只管做饭。骑手只管送餐

关键是不用看厂家脸色调货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成本杀手锏

传统4S店最头疼的库存问题被新玩法搞定了。厂家依照订单生产。经销商展厅只摆两台样车。有客户下单后。三天后从总仓发货。

这种模式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了3倍。浙江有个代理商透露:“如今50万就能开店。以前没有500万,别想涉足汽车生意。”就连修车业务都外包给连锁快修店。自己只负责数钱

smart品牌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战略转型与渠道创新-有驾

未来的方向盘

如今连国际知名大品牌都开始效仿中国模式。有个德国豪华品牌。它把4S店数量削减了一半。改成了城市体验中心。消费者能在官网进行选配。两周后就能提车。

这种变化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有专家预测,五年后六成汽车交易将绕开传统经销商。但也有反对的声音,称豪车客户需要跪式服务,毕竟有钱人就爱摆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