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放大招!6座Model Y L火速入华,价格战再升级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的人挺多,就是那个一直以来都挺“高冷”的特斯拉,好像突然想通了,准备推出一款专门为咱们中国家庭打造的新车。

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毕竟在大家印象里,特斯拉向来是全球一个标准,车子在上海造的,和在美国、在欧洲卖的基本一模一样,很少会为了哪个地方的消费者特意改动设计。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向来我行我素的品牌,开始琢磨起咱们中国人多,出门一辆车坐不下的问题了呢?

这背后的故事,其实比车子本身更有看头。

特斯拉放大招!6座Model Y L火速入华,价格战再升级-有驾

咱们先得看看特斯拉最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改变。

特斯拉这次之所以会做出这么大的调整,说白了,还是市场压力给闹的。

就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咱们国家的比亚迪,在电动车的总销量上,第一次超过了特斯拉,成了全球第一。

这就像是班里一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被同桌给反超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不光是在全球范围,就算是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的销量增长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没能再现前几年的那种火爆场面。

而真正让特斯拉感到切肤之痛的,还是在中国市场。

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今年前六个月,特斯拉在中国一共卖了二十六万多台车。

这个数字单独看好像还行,但就怕货比货。

咱们的比亚迪,现在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卖出这个数。

也就是说,特斯拉辛辛苦苦干了半年,业绩才跟人家一个月差不多。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个成绩和去年同期相比,还下降了百分之五点四。

特斯拉放大招!6座Model Y L火速入华,价格战再升级-有驾

市场份额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几年前,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占比一度高达百分之十五,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可现在呢,这个数字已经掉到了百分之七点六,差不多是拦腰砍了一半。

这就意味着,以前路上跑的电动车里,特斯拉的身影随处可见,现在则被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稀释了。

具体到车型上,特斯拉最依赖的拳头产品,就是那款SUV车型Model Y。

它曾经是销量榜上的常胜将军,但现在,它的销量在中国也出现了超过百分之十六的同比下滑。

这还没算上新来的竞争对手,比如小米汽车,雷军带着巨大的关注度入场,一旦小米SU7的产能跟上来,势必会从Model Y的潜在客户里分走一大块蛋糕。

面对这样的局面,不管是降价促销,还是别的什么手段,似乎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所以,特斯拉必须得想点新招,拿出点真正能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东西来。

于是,这款传闻中的六座加长版Model Y L,就应运而生了。

这可以看作是特斯拉放下身段,认真研究中国市场需求后交出的一份答卷。

咱们来看看这辆车到底“特供”在哪儿。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尺寸变大了。

车身长度增加了将近十八厘米,达到了快五米的级别,高度也增加了四厘米多。

这样一来,整辆车看上去就比现在的五座版要大气、魁梧不少,更符合国内消费者喜欢“大车”的审美。

特斯拉放大招!6座Model Y L火速入华,价格战再升级-有驾

不过,最有诚意的改动,还是在轴距上。

所谓的轴距,简单说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它直接决定了车内,尤其是后排的乘坐空间。

这次Model Y L的轴距,从原来的两米八九,一下子拉长到了三米零四。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个长度,甚至比特斯拉自家更高级别的旗舰SUV Model X还要长。

这在汽车设计里是很少见的,相当于让“小弟”的身材超过了“大哥”。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给车内腾出足够宽敞的空间,以便从容地布置下第三排座椅,实现“2+2+2”的六座布局。

为什么六座这么重要?

这就得说到咱们中国家庭的出行特点了。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也就是夫妻俩、两个孩子,再加上双方父母中的一两位。

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全家老小想一起出门吃个饭、逛个公园,一辆普通的五座车就显得非常尴尬,总得有人坐不下,或者得开两辆车,很不方便。

而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抓住了这个痛点,用“奶爸车”的定位,精准地满足了多人口家庭的刚需。

之前就有人做过调查,不少最终买了理想的车主,当初都考虑过特斯拉,但最后放弃就是因为座位不够。

特斯拉放大招!6座Model Y L火速入华,价格战再升级-有驾

现在,特斯拉推出六座版的Model Y L,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从理想、问界这些主打家庭用户的品牌手里,把那些因为座位数而流失的客户给抢回来。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新车在动力上依然保持了特斯拉一贯的强悍,前后双电机四驱,性能不用担心,电池也用了主流的长续航方案。

如果最终定价真如传言所说在三十七万元左右,那么它在中高端家用SUV市场里,无疑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

可以预见,这辆车一旦正式上市,肯定能帮助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那么,这辆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车,会拿到国外去卖吗?

很多人预测,可能性不大。

因为在欧美市场,消费者的用车习惯和我们有很大不同。

比如在美国,虽然也有雪佛兰萨博班那种全尺寸的巨无霸SUV,但那更多是特定人群的选择,并非市场主流。

欧洲人则更偏爱小巧灵活的掀背车或者旅行车。

所以,这台Model Y L身上带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它的设计初衷,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为了迎合我们这里的需求。

这件事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

曾几何时,跨国车企都是把在国外设计好的车直接拿到中国来卖,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汽车市场。

在这里,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拥有了定义产品的能力。

就连特斯拉这样带有“硅谷极客”光环、强调全球统一标准的企业,如今也不得不开始搞“本土化”,推出“中国特供”车型。

这并不是什么妥协,而是一种顺应市场变化的智慧,更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分量和中国消费者的强大话语权。

当一个全球巨头开始专门为你的家庭结构和出行习惯去设计一款车时,这本身就说明,游戏规则已经悄然改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