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爹的续航焦虑,到底谁来治?
你有没有想过,开着心爱的电动车,却总在计算着下一个充电桩在哪儿?这种“里程焦虑”,简直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能把美好的自驾游变成荒野求生。而固态电池,曾被视为解决这一焦虑的终极武器,现在看来,却更像个“画饼”。
宁德时代的老大曾毓群都出来摊牌了:这固态电池,我们搞了七八年,进度条才爬到40%,离量产还远着呢!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粒子界面问题。简单来说,想让固态电池里的粒子乖乖听话,得用超高压强“逼”它们动起来,但这压力,以现在的技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就好比让蚂蚁扛大象,想想都觉得这画面太美不敢看。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固态电池还在实验室里“深造”,而我们这些望眼欲穿的车主们,只能先靠换电和混动来续命了。蔚来搞的换电站,就像加油站一样,嗖嗖几分钟换好电池,继续跑路。而混动车,油电混合双管齐下,续航里程蹭蹭上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半路抛锚了!
话说回来,当年锂电池不也经历过类似的“冷板凳”时期吗?谁又能断言,固态电池不会上演一出逆袭大戏呢?说不定哪天,科学家们灵光一现,就解决了这个“蚂蚁扛大象”的难题。当然,也可能换电和混动会成为主流,毕竟,实用才是硬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你更看好哪种方案呢?是继续等待固态电池的“王者归来”,还是拥抱换电、混动的“稳妥之选”?或者,你有更大胆的想法?
最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特斯拉的4680电池,也都在续航和安全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感觉电动车市场就像一个热闹的赛场,各家车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消费者的芳心。
其实,除了电池技术本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同样重要。如果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那续航焦虑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试想一下,以后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超级充电站,几分钟就能充满电,那电动车出行岂不是爽歪歪?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畅想。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最终彻底告别“里程焦虑”。到那时,我们就可以放飞自我,尽情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便捷和环保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