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受期待造车大佬登场!Dream Car清单又多一员

年度最受期待造车大佬登场!Dream Car清单又多一员-有驾

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8月28日,一家中国科技企业官宣造车,并决定“不卷国内卷海外”,且立志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引爆了关注和讨论,它就是追觅科技。

与大势相契合的是: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势,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0%,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追觅科技首款新能源汽车定位超级跑车,对标布加迪威龙。据悉,该车型将率先登陆欧洲市场,预计2027年上市。

跨界造车,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并不少见。少数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也不乏折戟离场的案例,市场的残酷可见一斑。这不禁令人好奇:一直深耕智能家电、广义机器人技术的追觅,为什么要造车、又将如何造车?我们试图从产品定位、技术积累、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拆解追觅造车的思考和底气。

追觅要用“苹果机会”实现后发超越

“世界上最快”、“超豪华”、“对标布加迪威龙”,这几个关键词或许意味着:追觅造车的标准极高。查阅资料,发现布加迪威龙部分车型时速可达431公里/时,堪称油车领域超豪华跑车的代表作。做新能源领域的超跑,是追觅观察市场良久后发现的“苹果机会”。

何谓“苹果机会”?早在2004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发现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经过三年研发,苹果与康宁公司合作攻克了“金刚玻璃”技术以实现多点触摸,解决了彼时电子设备电阻式触摸的糟糕体验,再一次“发明”手机。

年度最受期待造车大佬登场!Dream Car清单又多一员-有驾

简而言之,抓住一个潜在的市场机遇、通过革命性的创新技术改善使用体验,便是“苹果机会”或是“iPhone时刻”,适用于任何市场。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机会或许就是电动豪华跑车。

与油车市场不同,目前的新能源车型大多面向中端和低端市场,真正实现量产的超高端和豪华车型寥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为追觅提供了“后发超越”的可能。事实上,追觅产品一直定位高端,覆盖高净值人群,其用户群体与豪华汽车群体高度重合,这是追觅造车的信心来源。

当然,只有信心还不够,坚实的技术积累才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底气。驱动电车行驶的关键技术是高速电机(马达),而追觅这家企业在电机、机器人技术、AI算法等领域均有深厚积累,为其造车提供了先天优势。

技术至上,是追觅造车的底气

追觅是一家自带科技基因的公司,创始团队在电机、广义机器人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2017年成立以来,追觅瞄准智能清洁领域不断开疆拓土,用出色的性能、高品质的使用体验获得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000万用户的认可。

在技术层面,追觅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将马达转速从12.5万转/分钟的国际标准提升至16万转;今年4月,追觅又宣布了全球首款20万转/分钟马达量产,成为中国高端制造在精密机电领域的标杆。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在国家专利局网站,追觅已经申请了数项与汽车相关的技术专利,涉及汽车减震、汽车热管理系统、汽车及仿生机器人等。据了解,追觅从传统汽车行业吸收了包括整车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各条线的精英加入,组建了近千人的汽车研发团队,在马达、AI交互、智能座舱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提升技术覆盖的维度。

当然,造车不是单打独斗,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支撑。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覆盖最全面、最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追觅背靠上海临港、苏州等地的新能源供应链集群,加之多年来与行业顶级供应商建立的合作关系,在马达、电池、自动驾驶等关键零部件上拥有可靠的供应链支撑。而这种发展形态,恰好符合“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自身,还依赖于上游的供应商产业(支持性产业)和下游的关联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这些“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优势,会通过“协同效应”、“技术溢出”、“成本降低” 等方式,反哺核心产业,形成 “产业集群式优势”。

换句话说,追觅造车完全契合“钻石模型”的定义,即:核心产业的优势=自身能力+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不卷国内,追觅汽车要先出海

如果说支撑追觅造车的关键包括自研技术积累、中国供应链,那么市场渠道就是组最后一块拼图。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卷”众所周知,虽然已有干预,但毕竟僧多粥少,还需要时间慢慢化解。在这种情况下,追觅选择“不卷国内市场、先出海”的策略,创造更多差异化价值。

显然,追觅的策略是有数据支撑的。据调研机构RHO Motion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全球共售出107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中国市场销量约为650万辆,全球第一;欧洲则达到约230万辆的规模,同比增长30%,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前景看好。

另一份来自调研机构BCG的报告显示,全球范围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一趋势促使其对电动汽车兴趣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欧洲市场,电动化的可持续需求与市场对豪华品牌的重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深入布局的契机。

目前,追觅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已经覆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6000家线下渠道,形成了完整的全球市场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追觅的渠道并非简单的“销售网点”,而是经过多年运营沉淀的“高端品牌触点”,与豪华电动汽车的属性完美契合。这意味着,追觅已经掌握高端用户的需求洞察与品牌沟通逻辑,有能力将其无缝迁移至汽车领域,快速触达目标群体。

在自研技术积累的支撑下,通过“中国供应链+全球高端渠道”的模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追觅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想象力,也让全球车迷们无比期待这台超豪华纯电汽车的到来。如果再上升一个维度,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乃至中国智造再次引领全球工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我想做一个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用科技来解放人们的双手,让人们可以多做创造性的事情。”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曾这样描述他对追觅的愿景。造车,不仅是“MOTOR+X”的价值体现,也是追觅实现愿景的坚实一步。

最后,附上追觅造车的宣言。

年度最受期待造车大佬登场!Dream Car清单又多一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