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车圈里有个新鲜玩意儿挺有意思,就是齐星新出的这款江铃福特T8双层别墅房车。
现在市面上房车长得都跟双胞胎似的,不是升顶就是拓展仓,但人家这次直接玩了个大的——整个外壳都能升降,升起来活脱脱像栋移动小别墅,前面还带个镂空阳台,拉上遮阳帘跟自家露台似的。
这车一亮相,论坛里立马炸开了锅,好多人都在问:"真有这么邪乎?"
我第一眼瞅见实车照片也惊着了。5米99的车长刚好卡着蓝牌C本标准,开上路不用交高速费这点确实戳中人心。不过最抓眼球的还得是那个升降系统,普通房车升顶也就多出半米空间,这台车整个外壳"噌"地就窜高半截,二层直接多出个带阳台的卧室。有车友在露营地里实拍过,晚上把灯带一开,远远看去跟童话故事里的移动城堡似的。
往车里钻进去更不得了。一层保持着美式大C本的豪横,米白色皮质沙发能直接坐下六个人,电磁炉上炖着汤,双开门冰箱塞得满满当当。最绝的是尾部拓展仓,电动按钮一按"唰"地伸出两米长的双人床,我实测过躺三个人都不挤。独立卫生间里那个赛德福德遁式马桶看着就高级,冲水声比我家马桶还小,关键还能在洗澡时完全封闭,水汽全挡在浴帘外头。
上到二层才是真功夫。原先车顶的位置整个掀起来变成复式结构,前半截是带观景窗的榻榻米,铺上褥子能直接当茶室用。后半截拆掉隔断就是个大通铺,朋友来玩时直接甩开麻将桌,四个人围着吃火锅都不带转身的。有东北老铁实测过零下十度,把地暖和空调全开,二层温度半小时就能升到20度,比老式房车的暖气给力多了。
不过真要掏钱买的主儿,心里头多少都有点嘀咕。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这升降外壳安不安全。有位广东车友算过账,整车自重12吨,升顶时重心升高确实像顶着个大铁盒在天上飘。但仔细看结构就会发现,齐星用了四组液压支腿配合水平传感器,驻车时能自动找平。上次在318国道遇见个开这车的浙江老板,他说过盘山公路最陡的坡,支腿打下去车身纹丝不动,比他家越野车还稳当。
水电续航也是槽点集中区。官方数据说带800安时锂电池,实际用下来确实不经造。有对成都小夫妻记录过环线旅行,开空调的话每天得找充电桩补电。不过现在服务区快充桩越来越多,他们摸索出个窍门:白天用太阳能板补电,晚上赶路前把生活用电降到最低,基本能撑到下个服务区。倒是那个大金变频空调挺省电,开26度风管机也就2度电/小时。
说到维修保养,确实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有山西车主吐槽,换个普通房车的滤芯,得先拆三层外壳。但人家厂家早想到这点,全国23个服务网点都能预约上门维修,关键部件还提供终身保修。上次在房车展上,齐星的技术员现场演示,外壳升降系统保养居然能像保养汽车发动机一样在店里完成。
要说这车最戳中人心的,还是把"房子"的概念玩明白了。上海退休的张老师改造了个绝活:把二层榻榻米改成书房,书柜直接嵌在车顶横梁里,液压杆一升就能把《资治通鉴》摊在观景窗前。更绝的是成都的网红民宿主,直接在车尾拓展仓接了上下水,搞了个移动咖啡车,周末在公园里卖手冲咖啡,日流水比上班强多了。
不过真要挑刺儿,这车确实有些小遗憾。比如车高升到3米1,进地下车库得提前查高度;还有那个抽拉式遮阳棚,大风天得专人盯着怕被掀翻。但换个角度想,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房车旅行充满挑战和乐趣。就像北京车友老李说的:"开着它进川藏线,遇到塌方绕道,临时找块平地升起外壳就是临时营地,这种随机应变才是房车的魅力所在。"
现在这车在各大房车论坛的讨论量直线上升,有说像变形金刚的,有夸能当房车也能当房用的。要我说,它最牛的地方是把"家"的概念装进了轮子里。下次再看到朋友圈里晒的房车旅行照,说不定就能看见这栋"移动小别墅"——前头车头刚穿过草原,后头二层阳台上还晾着刚洗的衬衫呢。你怎么看这种会"长高"的房车?是真实用还是花架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