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现在不是分蛋糕的时候,而是抢活命门票的时候。”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在2025上海车展的采访桌上,用这句话给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定了调。这位理工男出身的车企高管,谈起行业现状时眼神里透着股狠劲儿——“卷价格不如卷技术,谁能在未来三年把产品做到极致,谁就能站上牌桌。”

一、销量翻倍背后的生死时速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今年目标50万台?这数字听着吓人,但还不够。”曹力直言,零跑2024年卖了29.37万台,今年要翻倍冲50万。但比起销量数字,他更在意的是行业排位:“全球前十的门槛是年销400万台,我们现在连门缝都没挤进去。”

这可不是吹牛。零跑金华的第三工厂已经在建,年底产能要拉到100万台。按曹力的说法,“现在就像跑马拉松,前三十公里拼的是耐力,最后十公里才是玩命的时候”。他们计划每年在全球排名上蹿升1-2位,这可比单纯冲销量刺激多了。

二、技术牌桌上的“王炸”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当别家还在比谁的激光雷达多,零跑已经把智能驾驶的门槛踩到了12万元级别。最新发布的B10车型,带着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直接杀进13万价格带。“安全不能搞高低配,智驾就该是标配。”曹力这话说得硬气。

今年零跑憋了个大招——LEAP3.5技术架构。这玩意儿把整车控制器压缩到22个,线束长度砍到996米,比行业平均水平短了三分之一。用曹力的话说就是:“别人还在拼装乐高,我们直接玩3D打印。”

三、全球棋盘上的“闪电战”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欧洲人现在看零跑的眼神有点复杂。靠着Stellantis集团的400多个销售网点,零跑去年在欧洲13个国家铺开阵势。更狠的是,他们正在西班牙选址建厂,明年底就要实现本地化生产。

“欧洲人嫌我们的C系列太大?那就用A、B系列教他们做人。”曹力笑着抖了个包袱。零跑的产品线现在分得门儿清:6-30万市场切成ABCD四个档位,A系列专攻欧洲小街道,D系列留着冲击高端市场。

四、价格战里的“反套路”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当同行们忙着降价冲量,零跑却玩起了“技术平权”。B10车型把30万级的智能座舱配置下放到15万区间,高配版直接塞进高通8295芯片。“我们不做赔本买卖,全域自研省下的钱,就该让消费者吃到肉。”曹力这话说得实在。

他们现在敢这么玩,底气来自恐怖的零部件自制率——整车成本的60%自己搞定。这种玩法让零跑的毛利率眼看着要摸到行业平均水平,曹力透露:“现在每卖一台车,都是在给未来的技术研发攒子弹。”

五、决赛圈里的生存法则

对话零跑高管谈市场厮杀:未来2-3年定生死-有驾

“未来三年,见真章的时候到了。”曹力说这话时,手指在桌面上敲出笃笃的节奏。在他看来,现在的新能源赛道早就没有新老势力之分,“大家都是光脚跑,就看谁鞋底藏的钉子更硬”

零跑现在左手攥着LEAP3.5架构的技术筹码,右手捏着全球化布局的地图。按照规划,2026年D系列要冲击20万+市场,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将成为标配。曹力最后撂了句狠话:“这场淘汰赛没有复活赛,活下来的才有资格谈未来。”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这个曾经被称作“车圈优衣库”的品牌,正在把“高配低价”的标签焊死在身上。当行业集体陷入增长焦虑,零跑给出的解法简单粗暴——用技术革命对冲价格内卷,用全球布局破解增长困局。这场生死时速的竞赛,或许正如曹力所言:“现在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穿着钉鞋跑完全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