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卷不动就去海外降维打击,一个经销商的求生欲有多强?

车展我见多了,但经销商自己办个车展,顺便把自己牌子的新车给发布了,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中典里的不务正业,属于开饭店的觉得厨子不行,自己下场颠勺还顺便把养鸡场给包了。

所以当我看到“远通国庆车展”顺手发布了“远通汽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牛X,而是坏了菜了,卷到头了,连经销商这浓眉大眼的都开始背刺厂家了。

这年头,卖车的不如造车的,造车的不如卖PPT的,卖PPT的不如讲故事的。经销商这个物种,本质上就是一个资金和信息的渡口,左手接厂家的船,右手渡想买车的客,赚个船票钱。现在船票不好赚了,渡口老板一拍大腿,说去他妈的,我自己造船,直接把你们这帮船老大都挤兑死。

国内卷不动就去海外降维打击,一个经销商的求生欲有多强?-有驾

你看远通发布那两款车,YT两门款和YT四门款,新能源微型车。是不是感觉有点眼熟?是的,这玩意儿在国内有个更通俗的名字,叫“老头乐Pro Max Plus”。

但最骚的操作来了,他们说这车,主打印大利米兰全球首发,聚焦海外用户,已经出口到27个国家。

你品,你细品。

这是什么?这是大智慧,这是悟了,这是“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非常清楚,在国内,你这小车扔进去,连个水花都看不见,直接被比亚迪、五菱这些修仙大能的神通给蒸发了。国内这个市场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池地狱,是黑暗森林。你敢把这车定价一万九,明天就有人敢定价一万八还送一年充电桩。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降价,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在这种环境里,你一个新号想练级?别开玩笑了,你连新手村都走不出去。

但是,去海外就不一样了。那是降维打击,是拿着AK去打石器战争,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去幼儿园开家长会,主打一个专业对口。你把这精致的、带电的、甚至可能还有个小屏幕的“压缩毛巾”扔到欧洲那些还开着手动挡柴油小破车的老街区,就问你怕不怕?对他们来说,这玩意儿就是来自东方的任意门,是科技与狠活的完美结合。

国内卷不动就去海外降维打击,一个经销商的求生欲有多强?-有驾

所以,远通这个操作,不是进攻,是战略转进。不是想当世界第一,是想先活下来。从血池地狱里爬出来,找个小池塘先当个塘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他们选了第三条路,先润。

说回车展本身,那就更有意思了。

又是60多个品牌,又是千款车型,又是现金直降、金融补贴、置换补贴,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仿佛不要钱。然后还有抽奖,连抽8天,送8台车。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修仙小说里,某个大能飞升之前,把自己用不上的法宝、丹药、功法一股脑全扔出来,让山下的徒子徒孙们抢,美其名曰“馈赠”,其实就是清库存。现在的车企和经销商心态差不多,去库存,回笼资金,准备过冬,比什么都重要。

我突然想起我大学时为了省钱,吃了一个月泡面,最后看到康师傅三个字都想吐。省钱这事儿,有时候真的会把人逼疯。

然后,车展体验全面升级,请来了“超帅NPC安保天团”,还有嫦娥、月老和你互动,免费国风妆造。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讲真,我作为一个去过无数车展的中年人,对这些东西已经免疫了。我的需求非常简单,价格到底,销售别跟我扯淡,车没毛病。你找再多嫦娥姐姐也没用,我只想知道这台车优惠完之后,能不能比我邻居老王上个月买的便宜五百块。这,才是中年人宇宙的核心真理。

所有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嫦娥月老NPC,什么国风妆造,本质上都是KTV里的果盘。它不是你来这儿的目的,但没有它你又觉得老板不敞亮。它的核心作用,是让你产生一种“卧槽这地方好热闹好划算”的幻觉,然后把你老婆孩子哄开心了,你在旁边一冲动,就把订金给交了。

这就是典型的“表演性卖车”。车本身的技术、参数、性能,在现场那种嘈杂环境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氛围,是情绪,是一种“今天不买就亏了一个亿”的紧迫感。他们把一个交易场所,硬生生给你整成了一个庙会,一个嘉年华。

你以为你是去看车的?不,你是去赶集的。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我把一个地方性的车展拔高到这个程度,显得我有点闲得蛋疼。

但这就是现实的荒诞之处。一个经销商,不满足于只当个二道贩子,开始自己造车,并且精准地避开了国内的修罗场,跑去海外开辟根据地。而在线下,他们又把卖车这件事,包装成了一场大型的、沉浸式的、充满了赛博朋克感的庙会。

这背后是什么?是焦虑,是所有从业者心态都快爆了的极致体现。

当奔驰还在纠结自己的电动车凭什么能卖那么贵的时候,当特斯拉还在思考怎么用一个摄像头搞定所有路况的时候,当蔚来还在关心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的时候。这些最接地气的经销商们,已经把路给探明白了。

他们明白,技术这个东西,你说得天花乱坠,不如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马斯克,而在中国四线城市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没用。

国内卷不动就去海外降维打击,一个经销商的求生欲有多强?-有驾

他们也明白,品牌这个东西,一部分是玄学,是信仰。会买BBA的人,你跟他说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但大部分品牌,还没到那个可以跟用户谈信仰的份上。那谈什么?谈感情?别闹了,成年人世界里,谈钱最实在。所以,他们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降价、送东西、抽奖、整活儿。

我就想问一句,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你看,整个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矛盾和表演的草台班子。顶层的人在谈论星辰大海和人类未来,中层的人在玩命地卷参数、卷配置、卷价格,而底层的人,已经开始用最原始、最有效、甚至有点搞笑的方式,来应对这场掀桌子式的战争。

你以为出海就是坦途?错了,海外市场的水,比你家楼下忘交费的游泳池还深。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你问我谁能赢?没人能赢。或者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在车展旁边开直播、卖烤肠、贴手机膜的大哥大姐。因为不管台上怎么打,不管谁家品牌又发布了什么“遥遥领先”的“金钟罩铁布衫”,他们永远有生意做。

这,就叫生态位。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