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家越南车企VinFast,在中国市场几乎没人正眼瞧,可就在上个月,它悄无声息地在印度开了家新工厂——8月4日那天,工厂在泰米尔纳德邦图图库迪市的西普科特园区启动,场面不大不小,却引来当地轰动。
占地足有160公顷,面积相当于几百个足球场那么大,厂区内全是自动化的设备,流水线上机器人忙着焊接、喷漆、组装车体。 想想看,一家被中国车迷嗤之以鼻的车企,怎么跑印度去搞这么大动静? 这事儿肯定不简单,你们是不是也纳闷:到底凭啥它在那边火起来?
先说说这工厂的硬实力吧,它可是砸了2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分成几个主要车间:车身焊接车间里,激光自动切割机精准运作;喷漆车间是封闭系统,避免污染;总装车间装配VF 6和VF 7两款电动SUV,用的是模块化设计,流程高效;质检环节全程自动化扫描,确保每辆车出厂达标;物流仓库堆积如山,配件从越南运来。 初期年产5万辆,目标提到15万辆,直接雇佣3000多名本地工人,车间外头排着长队等面试,这些人以前大多是农民或小贩,现在成了技术工,月薪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一截。 供应链配套也跟着起来,带动了上千人间接就业,附近小作坊加工零部件,订单源源不断。 VinFast还给工人培训电动车技术,每周开班教授操作,搞得像个小军校似的。 大伙儿想想,这哪像一家中国眼中的“菜鸟”企业? 分明在印度玩得风生水起。
再来看看它在老家越南的底牌,可千万别小瞧了。 上半年销售数据刚公布,VinFast在越南卖出了67,569辆,份额占了本地市场的45%,超了比亚迪和丰田加起来的量。 政策支持是关键,越南政府免掉车主的注册费,还大力修充电站,城市街边竖着VinFast专属桩子,车主免费充电一个月促销,搞得比亚迪都急眼了。 门店里人满为患,老百姓争着试驾,销售员说每台VF 系列电动SUV都抢手,价格才卖十万人民币出头,低端车型VF 3更便宜,三万人民币就能拿下,日常通勤够用。 街头巷尾,从胡志明市到河内,到处是VinFast的车队,送货小哥爱用小型货车Green系列,说它便宜耐操。 可到了海外? 难啊,去年全球销量97,399辆,海外占比只10%,欧美人嫌它质量不稳定,美国门店都关了几家,销量惨淡,差评一堆。 反观中国消费者? 根本不买账,网上一堆吐槽,说它续航虚标、内饰粗糙。 大家聊聊,为什么它在越南成“老大”,出国门就碰壁? 是不是印证了那句“家花哪有野花香”?
全球化布局上,VinFast走得可精了。 它把重心从欧美转向亚洲,越南老厂加河静新基地总产能60万辆,印度工厂才启动就能补缺,目标是2030年干到100万辆。 东南亚扩张计划明确,印尼菲律宾设了点,印度定为出口中枢,避开中国竞争,专打低价电动车VF 6,卖到中东非洲去,订单接了不少,中东土豪都下了预购。 它还玩金融策略,在印度推“零首付月租”模式,用户按月付租金,相当于租车开,减轻负担,年底要铺到35家门店。 背后有母公司Vingroup撑腰,Vingroup投了20多亿美元输血,虽说最近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亏损12.3亿,同比增了20%,但钱花刀刃上,工厂设备全进口日本德国技术。 技术短板是个硬伤,自动驾驶系统赶不上特斯拉,电池研发慢半拍,固态技术缺专利,稀矿采购都靠进口依赖。 市场竞争激烈,印度本土塔塔和马恒达早早占领低端市场,现代名爵推新车抢份额,VinFast得拼性价比,可用户疑虑重重:网上曝光过几起交付故障,维修跟不上。 大家讨论讨论,它真能靠这种“弯道超车”制胜? 风险暴露得一清二楚。
至于全球产业链的戏码,VinFast搞双枢纽策略,越南基地稳根基,印度厂分流生产,避开中国供应链依赖。 小批量车型主攻新兴市场,VF 3针对东南亚乡村需求,电动小货车Green系列卖非洲,避开中美欧红海。 供应链合作本地化,越南零件商移师印度建厂,压低了人力成本,泰米尔纳德邦工人说活好干效率高。 想想看,它这么一闹,是不是在改写规则? 新兴市场的电动车玩法,正被重新定义。 可地缘问题也有挑战,供应链不稳影响稀矿进口,湾湾地区市场也打不开,品牌认知度差,用户投诉不断。 大伙儿别不信,这些细节都实打实摆在那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