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丰田,那真是街头巷尾,妇孺皆知。
卡罗拉、凯美瑞,马路上跑的,十辆里指不定就能撞见那么一两台。
SUV就更别提了,荣放、汉兰达,哪个不是炙手可热的角儿?
眼瞅着电车风生水起,丰田也按捺不住了,捯饬出这么个bZ Woodland,号称能撒野、能代步,续航还愣是给它整到了420公里。
这车,成色几何?
说白了,就是bZ4X的plus版,添了些许野外行头的部件,瞅着是桀骜不驯了些。
可问题也来了,真能像广告词儿里吹得那么面面俱到吗?
先来说说这“撒野”。
离地间隙是抬高了一丢丢,也换了全地形的鞋,可说句实在话,这骨子里还是个电驴,电池包就那么杵在下头。
真要撒开了欢儿,磕到底盘,肉疼的不还是咱自个儿?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坊间流传的一个段子,说壕们开着顶配座驾去耍泥巴,结果底盘蹭花了,修车的钱够买辆平民SUV了。
所以,这“撒野”,说穿了是一种腔调,一种生活格调,真要挑战极限,还得是科班出身的越野车才行。
再来说说这“代步”。
账面上420公里的续航,听着还算过得去,但搁到实际路况里,能打个八折就算阿弥陀佛了。
冬天开个热风,夏天来个冷气,续航直接腰斩。
再者说,电驴的补能也是个老大难,一线城市还好,桩子林立,可到了十八线小城,找个充电桩堪比大海捞针。
好不容易觅得一处,还得排队,充一次电,半天工夫就泡汤了。
这代步,真的能省心吗?
挠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电驴的残值率向来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油车开个五六年,还能卖个相对体面的价码,可电驴呢?
电芯损耗殆尽,出手都没人敢接盘。
更扎心的是,电芯的更替成本也忒高了,换一块电芯,够你再提一辆新车了。
这让不少对电车跃跃欲试的看客,心里直打鼓。
当然,丰田bZ Woodland也并非一无可取。
外形设计颇具未来感,内饰也算考究,空间也勉强够用,配置也算琳琅满目。
可关键在于,这些优点,其他电车也一样具备啊。
而且,在智能化这块,丰田一直为人所诟病,车机系统反应迟钝,功能也捉襟见肘。
这在万物互联的当下,无疑是块短板。
所以,丰田bZ Woodland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
依我看,它更像是一个“半吊子”,一个妄图取悦所有人的“六边形战士”,可弄到最后,可能谁也无法真正打动。
它既没有专业越野车的金刚钻,也没有纯粹代步车的经济性,更没有智能化电车的赛博朋克感。
与其这般,倒不如把精力聚焦于某一方面,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要么就打造一辆真正能在戈壁滩上驰骋的电驱SUV,要么就炮制一辆续航扎实、补能便捷的通勤电车。
唯有如此,方能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觅得一席之地。
毕竟,消费者又不是傻子,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能解决痛点的产品,而不是一个“金玉其外”的绣花枕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