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出了个新闻,吉利带着一帮人去瑞典哥德堡的欧洲创新中心溜达了一圈,说是“探访”,实际上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老家底都给你亮出来。然后顺势推出了集大成者——极氪9X。这操作,讲真,特别像一个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修仙门派,突然有一天打开山门,告诉你我们后山那口井,其实是通往上界的飞升通道,顺便还掏出了一个浑身冒着金光的“天选之子”,就问你怕不怕?
这个所谓的欧洲创新中心,Uni3,听起来高大上,但你得用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去看。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研发中心,它是一个“气场”。一个在中国市场卷到飞起,必须给自己找补点“洋气”的道场。你想啊,为什么非得跑去瑞典哥德堡?因为那里冷,因为那里路况复杂,因为那里有沃尔沃的“祖宗之法”可以继承。这本质上是一种品牌玄学,跟去西天取经一个道理,经书内容可能在藏经阁的PDF里早就有了,但没有那个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这经书就不“神圣”。吉利拉着一帮工程师,在北欧的冰天雪地里搞测试,不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信仰问题”。他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一个习惯了BBA光环的消费者,心甘情愿地相信,我们家的电车,骨子里流淌着欧洲贵族的血。
所以你看,他们在那边搞了个汽车产业生态,丰田都在旁边入驻,还有一堆初创公司。这叫什么?这叫“龙脉”。我不仅自己牛逼,我周围邻居也都是高手。这就像你在一个全是学霸的班里,哪怕你天天睡觉,老师都觉得你是在“悟道”。吉利在哥德堡,要的就是这个“悟了”的感觉。CMA、SEA这些架构,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消费者听不懂,他们能听懂的是“欧洲研发”、“全球标准”。这就像压缩毛巾,技术内核可能就那么点,但必须泡在“全球化”这盆水里,才能膨胀成一个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的故事。
然后,极氪9X这个“天选之子”就登场了。浩瀚-S架构,浩瀚超级电混,浩瀚安全盔甲。你发现没有,全是“浩瀚”,词典里但凡跟宏大叙事沾边的词,估计都被他们注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体现。当理想还在跟你聊“家”,蔚来还在跟你聊“服务”的时候,极氪直接把叙事拉到了宇宙洪荒的级别。
我们来解构一下它的武器库。纯电续航380公里,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这个数字,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了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疲惫。讲真,现在车企的续航竞赛,已经完全脱离群众了。这就好比手机厂商天天吹自己待机一百年,但我每天晚上还是得乖乖充电。1000公里续航,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包,更重的车身,更高的成本。而那个6C快充,20%到80%只要9分钟,听起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但问题是,配套的充电桩呢?这就跟你修炼了一门毁天灭地的绝世武功,结果发现方圆百里内,连个能让你施展的对手都没有,每天只能对着空气打拳,机你太美。
真正的魔幻,在于反技术崇拜的现实解构。你极氪9X的安全盔甲,扭转刚度41600牛·米每度,还有什么第三吸能盒、八横九纵十宫格结构,听起来像个金钟罩铁布衫。三体人看了可能都得被这物理学奇迹气活了。但自动驾驶和被动安全的关键,真的不在于你实验室里能扛住多少吨的压力,而在于你能不能躲开那个突然从路口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身刚度再高,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不对,是定给你了。我们的现实路况,就是这样一个不讲道理的黑暗森林,你的对手根本不按你的剧本出牌。你以为你在打星际争霸,其实你在玩俄罗斯方块,上面掉下来的,全是奇形怪状、根本没法消除的玩意儿。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把车企比作修仙门派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又感觉特别对味儿。因为现在的车圈,真的不是在造车,就是在“渡劫”。
我们必须承认,吉利这一套组合拳,打得非常漂亮。它没有去硬磕特斯拉那种“科技信仰”,也没有去模仿蔚来的“用户宗教”,它走了一条非常古典的道路——“血统再造”。通过在欧洲建立一个研发的“耶路撒冷”,让旗下所有的产品,都能获得一种“我来自罗马”的正统性。这种正统性,对于很多还在BBA和新势力之间摇摆的消费者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我买的不是一个冰冷的工业品,而是一个融合了东方智慧和西方严谨的“混血王子”。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早期的国产车,我知道那种骨子里的不自信有多折磨人。总觉得哪里差了点意思。说到这我想起个事儿,有一年冬天在北京,我的车门冻住了,最后拿家里的吹风机吹了半天才打开。你看,现实中的问题,总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你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最后可能都敌不过一把电吹风。
吉利现在在做的,就是用一场盛大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来抹平这种历史造成的不自信。它在告诉全世界,也告诉我们自己:那个需要用吹风机吹车门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我们不仅有任意门,我们还能自己发电。
所以,极氪9X是什么?它是一个宣言,一个姿态。它身上的每一个参数,每一个技术名词,都在嘶吼着四个字:“我不过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性价比的蛋糕端走了,那极氪9X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甚至想把整个餐厅给盘下来。它把纯电、增程、混动这些技术流派,强行融合在一个身体里,变成了一个“道诡异仙”里的缝合怪,一个全能的怪物。这种“我全都要”的疯狂,让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不叫竞争,这叫自爆。用自己的命,去换对手的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最后你会买吗?你可能不会。但你会觉得它很牛逼,这就够了。因为在现在这个市场,让别人觉得你牛逼,比你真的牛逼,重要得多。吉利和极氪,显然是把这个游戏规则给彻底玩明白了。他们不装了,他们摊牌了,他们就是要用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重塑整个车圈的价值排序。
搞这么多,真的烦死了!但你不得不服。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