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人都被一段视频给刷屏了,视频里一台名叫“IRON”的人形机器人,迈着极其专业、流畅的“猫步”,在舞台上走秀。
它的动作之灵活,姿态之拟人,让许多人看完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叹,而是怀疑。
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测四起,最主流的声音就是:“这机器人里面肯定藏了个人,是穿着道具服的演员在表演吧?”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机器人走路通常是有些僵硬、迟缓的,像这样扭腰摆胯、重心转换如此顺滑的,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小鹏官方没有选择用长篇大论的技术文档来解释,而是采取了一个最直接、也最震撼的方式来回应——现场“解剖”。
他们当众拿起了剪刀,直接剪开了机器人腿部的外层包裹材料,将内部复杂的机械骨骼、密布的线路和精密的传动结构,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随后,这台露出了“真身”的机器人,再次在舞台上稳健地走了一段猫步。
这一举动,瞬间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也把大家的好奇心彻底点燃了:这台机器人,究竟是用了什么神仙技术,才能做到如此以假乱真的地步?
就在大家热议纷纷的时候,一份关于这台机器人核心供应商的详细清单在网上流传开来,为我们揭开了谜底的一角。
这份清单就像一份说明书,让我们得以从根源上理解,这台机器人的每一个流畅动作背后,都凝聚了哪些顶尖的技术和产业力量。
而仔细研究这份名单后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浮出水面:这台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其身上流淌着大量来自中国成熟汽车工业的“血液”。
首先,我们来看看机器人的“骨骼”。
一个身高一米七八、体重七十公斤的机器人要实现灵活运动,轻量化和高强度的骨架是基础中的基础。
为IRON提供骨架的,是广东鸿图这家企业。
这家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可是大名鼎鼎,它的核心技术是“超大型一体化压铸”。
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理解起来并不难。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过去制造一个复杂的汽车部件,可能需要先把几十上百个小零件冲压出来,然后再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把它们拼装在一起,工序繁多,而且连接处也可能成为结构的弱点。
而一体化压铸,就像是用一个巨大的模具,将熔化的金属液体一次性压制成型,直接得到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结构件。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造出来的部件更轻、更坚固,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今,广东鸿图将这项原本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车身的尖端技术,创新性地应用到了机器人IRON的骨架制造上,采用镁铝合金材料,一体化压铸出轻盈而坚固的身体框架。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器人的“体重”问题,为其灵活、稳定的行走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这可以说是中国强大的汽车产业链技术向机器人领域的一次成功“溢出”。
有了坚固的骨骼,还需要有力的“肌肉”和灵活的“关节”来驱动。
在驱动和传动系统上,我们看到了方正电机和绿的谐波这两家国内顶尖企业的身影。
方正电机与小鹏合资成立了专门的公司,为IRON提供核心的关节驱动系统,也就是机器人的“肌肉群”。
这些高性能的微型电机,能够为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提供精准而强大的动力。
而比“肌肉”更关键的,是连接动力与骨骼的“关节”——减速器。
减速器是机器人身上技术含量最高、也最昂贵的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低速、高扭矩的精确运动。
为IRON提供这一核心部件的绿的谐波,是全球谐波减速器领域的领军者,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特别是在IRON那双拥有22个活动自由度的灵巧手上,绿的谐波提供了行业内尺寸最小的谐波关节,直径仅有16毫米。
正是这些微小而精密的“关节”,才让机器人的手指能够模仿人类做出各种细微的动作,充满了生命感。
最后,一台能够自主行走的机器人,还需要一双能够看清世界、一个能够理解世界的“眼睛”和“大脑”。
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奥比中光。
它为IRON提供了一套“AI鹰眼视觉系统”。
这套系统远不止是普通的摄像头,它是一套先进的3D视觉感知方案,能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感知空间的深度和距离,实现全方位的环境扫描和毫米级别的精准避障。
这意味着,IRON在行走时,能够实时地“看懂”周围的环境,哪里有台阶,哪里有障碍物,人与物的距离有多远,它都能清晰地感知到,并迅速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保证了行走的稳定与安全。
这项技术,与当前智能汽车上使用的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将这些供应商的技术串联起来,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小鹏IRON机器人的诞生,并非是凭空而来的黑科技,而是基于中国本土强大、成熟的制造业体系,进行的一次系统性创新和资源整合。
它巧妙地将汽车工业的规模化制造理念和先进工艺,与机器人领域所需的精密传动、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从一体化压铸的骨架,到国产顶尖的谐波减速器,再到成熟的3D视觉方案,每一个关键环节都闪耀着中国本土供应商的名字。
这台走着“猫步”的机器人,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潜力,更像是一次对中国高端制造产业链实力的大阅兵,它踩出的每一步,都踏在了中国制造业坚实的地基之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