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聊丰田的驾驶乐趣,就跟讨论一个会计的摇滚梦一样,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玩意儿本来就不该存在于同一个句子里。丰田,这个车圈的“老干部”,一辈子的使命就是让你安安稳稳上班下班,别在路上抛锚,别给你添乱。乐趣?乐趣是什么?能当饭吃吗?能帮你还房贷吗?不能。但现在,时代变了,老干部突然跟你说,他想去参加《中国新说唱》,就问你怕不怕?
这背后是什么?是丰田突然开窍了?是章男先生的灵魂注入了电车?都不是。是这个世界疯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逃杀。隔壁比亚迪已经不是在掀桌子了,它是在拆你家餐厅的承重墙。那边小米直接把液化气罐扛进来了。这时候你作为丰田,你怎么办?你继续跟大家聊你那个“开不坏”的金钟罩铁布衫?人家直接连人带罩子一起给你扬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所以,丰田也必须“疯”。它开始聊一些它自己可能都不太信的东西,比如,驾驶乐趣。
先说那个现在所有电车都挂在嘴边的“瞬时扭矩”。坏了菜了,这玩意儿现在就是新能源的“压缩毛巾”,人手一个,泡水就发。红绿灯起步那一脚,确实能让你产生0.5秒自己是藤原拓海的幻觉,感觉AE86都追不上你。但然后呢?然后你就堵在下一个路口,跟旁边的老头乐面面相觑。这种“秒男”式的快感,丰田有,隔壁王大爷买菜车也有,大家都有,等于大家都没有。这就是典型的“卷起来了,但又没完全卷”。至于操控,丰田的底盘稳,是,太稳了,稳得像我那雷打不动的血压,主打一个陪伴。你想让它给你点惊喜?它只会用行动告诉你:“年轻人,别总想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安全第一”。
然后就是那个“静谧性”。哎,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得说句实话。安静这东西,是看出身的。劳斯莱斯的安静,叫“与世隔绝”,是把你和凡尘俗世隔开。丰田的安静,叫“预算有限”,是因为实在没啥别的声音了。没了发动机这个最大的噪音源,你猜怎么着?你开始能清晰地听到风噪、胎噪,以及你老婆在副驾对你发出“灵魂拷问”的每一个字。这哪是驾驶乐趣,这是“移动审判庭”。以前我开个破油车,心情不好一脚油门,发动机的咆哮就是我无声的呐喊。现在?现在我只能在极致的安静里,默默打开网易云,听一首《十年》,思考一下人生为什么这么操蛋。说起来,昨天晚饭的鱼好像有点咸了。
最后聊科技感。我求求了,别聊丰田的科技感,这比聊它的驾驶乐趣还尴尬。它的那个赛博算盘,就像一个用惯了诺基亚的长辈,突然给他一个iPhone,他只会用它来打电话和看时间。那个所谓的智能辅助驾驶,突出一个“谨慎”。它不是帮你开,它是在“监督”你开。你稍微压点线,它就叫得比我妈还大声。这哪是减轻负担,这是请了个电子驾校教练坐你旁边,还不能骂它。妈的,简直是花钱请罪受!
真正的硬核驾驶场景是什么?是晚高峰,是你旁边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和逆行的老头乐。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激光雷达加算法,能算得过大爷的人心吗?能处理这个的,才配叫智能,其他的,都是“机你太美”。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丰田比作老干部,可能有点侮辱老干部了,毕竟人家是真的见过大风大浪的。
所以你看,丰田新能源的“驾驶乐趣”,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就像一个修了一辈子《易筋经》的少林高僧,突然有一天开始钻研《葵花宝典》,姿势很扭曲,表情很痛苦,但又不得不练。因为它悟了。它悟了,在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修罗场里,你再抱着那套“开不坏”的祖宗牌坊,最后只能被人连人带牌坊一起抬走。
但话说回来,也正是这种无聊到极致的稳定,才让丰田成了丰田。你骂它没激情,但它也从不给你惊吓,这在某些时候,比什么狗屁乐趣都重要。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牌玄学,跟奔驰的星辉标一样,是一种信仰。会买丰田的人,就是喜欢丰田本身,你跟他聊零百加速,他跟你聊保值率;你跟他聊智能座舱,他跟你聊十年后还能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丰田新能源到底有没有驾驶乐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圈套。它不是一个产品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丰田聊这个,不是因为它真的找到了什么驾驶的“道”,而是它在用行动告诉你:“不装了,我摊牌了,我也要加入这场大逃杀。”它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矛盾体,一个既可靠又“有趣”的怪物。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不是驾驶的乐趣,是看戏的乐趣。看着一个浓眉大眼的老实人,被逼成了一个行为艺术家,这比任何电影都精彩。
所以,不要问丰田有没有驾驶乐趣。你要问,在把所有对手都熬死之后,那种独孤求败的寂寞,算不算一种乐趣?
我觉得,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