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斯柯达动作频频,接连推出多款改款新车型。9月30日,2025款柯珞克、明锐Pro以及柯迪亚克震撼登场;紧接着,10月10日,2025款斯柯达速派也正式面向市场发售。尽管新车发布节奏紧凑,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车型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多大的水花,关注度十分有限。深究缘由,主要是这些新车型在诸多方面未能展现出足够打动消费者的诚意。
曾几何时,“并非大众不可选,而是斯柯达性价比更拔尖”的说法广为流传。一直以来,斯柯达旗下不少车型都被外界视作大众的“换汤不换药”版本。过去,斯柯达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其相对亲民的价格。然而,时过境迁,当下斯柯达新车的定价策略却似乎与以往背道而驰,让人大跌眼镜。
先将目光投向斯柯达柯珞克,这款车常被看作是大众途岳的“孪生兄弟”,只是换了个外壳。2025款柯珞克的起步售价高达14.99万元。反观现款途岳新锐,起步价仅为7.99万元。即便不是新锐版本的途岳,在市场优惠后,起步价也只需11.5万左右。如此对比之下,新款柯珞克的定价远远超出了大众的心理预期。
再看斯柯达明锐,它一直被视为速腾及朗逸的换壳车。2025款明锐Pro的起步价为14.39万元,然而,朗逸的起步价仅7.999万元,速腾的起步价是12.79万元(优惠后裸车价更是低至8.99万起)。显而易见,明锐Pro的指导价与大众的这两款车型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柯迪亚克也不例外,它常被对标为途观L的换壳车型。新款柯迪亚克的指导价在19.19万-24.39万元区间,而途观L的指导价为18.68-26.68万元,并且在优惠后,裸车价能够谈到14.5万左右。二者相较,柯迪亚克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至于速派,其被认为是迈腾及帕萨特的换壳车。2025款速派的起步价为17.49万元,现款迈腾的起步价同样是17.49万元,但迈腾在优惠后,裸车价仅14.5万元;帕萨特的指导价从16.45万元起,优惠后裸车价更是能低至13万元。由此可见,速派在价格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地位。
综合来看,当前大众多款车型的价格已然远低于斯柯达的对应车型。而且,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大众拥有更广泛的受众认知度;在车型受认可程度上,大众车型也更受消费者青睐;在门店数量方面,大众的销售网络更为密集;售后保障等层面,大众也有着更为完善的体系。更为关键的是,斯柯达车型的换代速度极为迟缓,其车型设计以及功能配置早已跟不上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如此一来,即便后期在终端市场进行大幅度降价促销,恐怕也难以重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最近,网络上甚嚣尘上的一则传闻称,斯柯达即将退出中国市场。有消息透露,斯柯达位于上海安亭的第一工厂已经关停,后续其在华的营销团队也将面临解散的命运,经销商也会被并入上汽大众。虽然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但从斯柯达当下在市场上呈现出的消极状态来看,想要实现浴火重生,重新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可能性微乎其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