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眼泪里藏着多少委屈?
2025 年 6 月的股东会现场。
王传福又哭了。
这是第三次。
前两次是喜极而泣。
第五百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时。
他想起那些被嘲笑 “电池厂造车” 的日子。
第一千万辆驶下生产线时。
他念着 2019 年差点活不下去的煎熬。
可这次不一样。
股东说卖掉所有股票重仓比亚迪。
他那句 “比亚迪就是我的命”。
抖着说出来的。
台下有人看见他手在颤。
谁说不是呢?
这几年比亚迪跑得很快。
快到让同行不适应。
快到招来一堆明枪暗箭。
常压油箱的争议还没停。
“车圈恒大论” 又冒出来。
股价跌的时候。
多少人等着看笑话。
王传福能不哭吗?
他手里攥着的。
不只是一个企业的生死。
二、从电池厂到全球第五、凭什么?
1994 年的深圳。
28 岁的王传福带着 20 人。
在破旧厂房里捣鼓电池。
那时候没人想到。
这个穷小子会搅动全球车市。
2003 年宣布造车。
港股股价直接腰斩。
分析师写报告说 “异想天开”。
可他咬着牙建实验室。
2019 年最难的时候。
利润只剩 16 亿。
他却砸 84 亿搞研发。
刀片电池刺破实验。
据说他在车间哭了整宿。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
他赌的从来不是一时输赢。
是中国汽车能不能站起来。
从 2020 年 43 万辆销量。
到 2024 年 427 万辆。
翻了十倍的不止是数字。
是技术账本上的 5.9 万项专利。
是 13 万工程师熬出来的护城河。
DM-i 技术让省油成了标配。
天神之眼把智能驾驶拉到 7 万级。
泰国工厂 10 个月成销冠。
澳大利亚车主说 “比奥迪还精致”。
这些哪是天上掉的?
是王传福带着人。
把每一分钱都砸在刀刃上。
重点来了。
去年 400 亿的净利润。
抵得上吉利、长城、奇瑞的总和。
这可不是靠低价换的。
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技术溢价。
三、被围攻的日子,比亚迪做错了吗?
有人说比亚迪很 “独”。
电池、电机、芯片全自己搞。
把产业链利润都攥在手里。
可话说回来。
二十年前谁愿意帮中国车企?
发动机靠进口。
变速箱被卡脖子。
王传福只能自己趟路。
现在倒成了 “原罪”?
同行围攻常压油箱的时候。
比亚迪甩出检测报告。
说 “符合法规”。
有人骂 “钻空子”。
可法规没禁止的事。
凭什么只能你做不得他做?
更有意思的是。
那些骂得最凶的企业。
转头就学着搞插混。
连设计都抄得七七八八。
这上哪说理去?
销量涨很快是事实。
427 万辆里。
有从合资车嘴里抢的肉。
有从同行碗里分的羹。
动了别人的蛋糕。
自然会被泼脏水。
可汽车市场从来不是谁的私产。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比亚迪能赢。
靠的是老百姓觉得值。
6 万块能买续航 500 公里的车。
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这难道不是好事?
四、要是真倒了,损失的何止是一个企业?
有人盼着比亚迪出事。
说 “少个搅局的,行业更清净”。
呵呵,怕是没算过这笔账。
没有比亚迪。
合资车还能卖着二十万的溢价。
老百姓想买辆像样的车。
得多掏半年工资。
没有比亚迪。
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
能从 40% 冲到 60%?
丰田不会来学刀片电池。
德国工程师不会蹲 4S 店拆车。
中国汽车还得看别人脸色。
更重要的是技术火种。
13 万工程师里。
800 个电池博士。
5000 人扎在智能驾驶。
这些人不是凭空来的。
是比亚迪用 1400 亿研发费喂出来的。
要是企业倒了。
这些人散了。
再想攒起这股劲。
十年都不够。
去年海外卖了 89 万辆。
东南亚、欧洲、澳洲。
到处都是比亚迪的影子。
这哪是卖车?
是中国技术在全球挣面子。
五、王传福的眼泪,该被读懂
三次流泪。
流的是中国车企的不易。
从被嘲笑 “山寨”。
到让老外竖起大拇指。
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王传福不是神。
比亚迪也有短板。
营销不如新势力花哨。
高端品牌还差口气。
可他认账。
股东会当场说 “品牌问题在改”。
不像有些企业。
出了问题先甩锅。
有人说他 “哭是作秀”。
可要是你守着一个企业。
从 20 人做到 13 万大军。
从租房办公到全球第五。
被骂了二十年还在往前冲。
你能不哭吗?
那眼泪里。
有不被理解的委屈。
有对股东信任的感恩。
更有对中国汽车的不甘心。
最后总结
王传福的第三次眼泪。
不该只被当成新闻看。
该当成一面镜子。
照照中国汽车工业的来路。
看看那些咬牙坚持的日子。
比亚迪倒不了。
不是因为运气好。
是因为它站在了技术的肩膀上。
站在了老百姓的期待里。
要是它真难了。
损失的不只是一个企业。
是中国汽车好不容易挺直的腰杆。
是无数工程师的心血。
是老百姓能买到实惠车的底气。
所以。
多给点时间。
少点拆台。
毕竟。
看着中国车跑遍全世界。
总比一辈子仰人鼻息强。
参考资料:
1、新京报
2、百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