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临近,多家熟面孔今年不见踪影
这两天路过西博城,外围的布展声已经热闹起来,不过翻了下展位图,几个往年固定在角落里摆着超豪华阵仗的品牌,今年干脆没来。劳斯莱斯、宾利、捷豹路虎这些名字,在名单上空了一片;合资阵营里,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也缺席。老李(修理厂师傅)看我皱眉,还打趣说:“来一趟车展的钱够你换三套变速箱总成了。”
成都虽不是北上广深,但西南这块儿买豪车的人不少。保时捷以前在这里一年能交不少单子,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听做销售的小陈说,他们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掉了6%,中国市场更狠,一口气跌去28%。Macan和Cayenne电动化迟迟跟不上节奏,经销商库房里停满现款车,有些颜色甚至压到电瓶亏电才卖出去。劳斯莱斯和宾利就更极端,全国一年几百台的量,全靠私域圈子邀约成交,标准化的大型车展反而显得“喧宾夺主”。
有一次帮朋友去问过保时捷个性化定制,那边直接给我推他们所谓“Exclusive Manufaktur”,线上选配细到缝线颜色,还能安排试驾路线绕开市区堵点。这种体验比站在嘈杂的展馆里强多了,也难怪他们宁愿把预算投到客户活动,而不是花几百万搭个灯光舞美。莲花跑车去年国内才卖两千多台,今年一季度四百辆出头,这种体量再砸千万参展费,就像往水沟倒机油——心疼得慌。
合资品牌那边也有点冷清。今年东风本田、标致雪铁龙、大众安徽、雪佛兰都没报名。一方面是销量压力大,比如东风本田7月同比少卖14.75%,渠道利润薄得像纸片;另一方面成本实在高,我认识的一位经销商算过账:光运输几台展示用的新CR-V,从武汉拉到成都,再加保险,就要几十万,加上团队吃住行,一场下来轻松破千万,可现场订单转化率连5%都不到。标致雪铁龙情况更糟,两年间网点收掉四成,上半年标致跌32%、雪铁龙暴跌58%。大众安徽首款ID.与众上市后月均八百台左右,没有新产品撑腰,来了也是尴尬亮相。
前段时间群友阿伟吐槽,他表哥订的探界者EV拖着一直没交付,说厂家还在调试什么控制程序。这事儿放以前可能还能等,现在同级别国产纯电SUV早就卷成一锅粥,比它参数好的车型一抓一大把。他还补了一句,“真不如直接买混动省心”。这种技术滞后的局面,让很多传统厂商觉得与其硬撑,不如缩回去攒力气,比如东风本田开始把研发预算六成投向混动和插混;标致雪铁龙关掉三家工厂,把资源集中到几个核心城市店面维护;通用则明确削减传统大型车展开支,把钱投向社交媒体广告精准触达用户——有人笑称这是“断臂求生”,但对现金流紧张的企业这是现实选择。
记得去年广州开始,捷豹路虎就逐渐淡出大型国内车展,今年4月上海没来,这次成都估计也是空缺。我前天碰见隔壁邻居老赵,他原来开揽胜,如今换成了一辆新能源轿跑。他说自己已经很久没逛过实体车展,“想看的网上都有视频,看不到摸不到其实无所谓。”话音刚落,他媳妇从阳台喊他回去搬快递——那是一套刚买的新轮胎,据说是为了冬天跑川西准备的。我看着楼下快递小哥抱着轮胎喘粗气,不知道明年的成都会不会又少几个熟悉招牌,但至少街头巷尾,总还有人琢磨下一条适合自己开的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