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回顾
长期以来,作为国内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之一,如何获得一个京牌乘用车指标成为数百万北京消费者的共同期待。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消费者只有通过摇号方式获得乘用车号牌指标后,方可具备购车资格。
2023年底,作为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的代表企业,广汽昊铂汽车多家北京授权经销商以“免费送京牌”为噱头进行市场营销宣传,宣称只要购车便能为消费者解决号牌困扰。《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通过数月实地调查发现,广汽昊铂汽车经销商所谓的“送京牌”,实际上是为消费者提供3年左右的号牌使用权,待使用期满后,消费者将陷入无牌可用的困境。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小客车配置指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无偿分配。其中,单位和个人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通过轮候方式取得,家庭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通过积分排序方式取得,新能源以外的普通小客车配置指标通过摇号方式取得。
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出租个人小客车指标行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其官网明确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对于经公安、司法机关等调查确认有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承租、出借或者借用小客车指标行为的,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已使用指标完成车辆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撤销机动车登记,由指标管理机构公布指标作废。同时,3年内不予受理相关申请人提出的指标申请。
由此可见,广汽昊铂汽车经销商承诺的“买车送京牌”不符合相关规定。值得警惕的是,消费者选择租用牌照购车还面临着更关键的隐患——车辆的归属不清与售后服务权益保障的缺失。
当下,不少企业会为消费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用车保障,比如“终身免流量”“终身免费保养及终身免费道路救援服务”等。但消费者享受上述政策有一个限制性条件:首任车主身份。
记者从广汽昊铂汽车官网获悉,用户购买GT全系车型,可享受终身免费充电服务、“三电”系统终身免费质保、免费上门安装家用智能充电桩、6年或15万公里的超长整车质保等诸多售后权益,覆盖消费者保养、维修、充电等环节,而上述权益均明确列出“首任车主权益”。
这表明,若消费者是车辆的真实登记车主,这些权益自然能正常享有。而如果是“租赁”的车牌,购车车主就需要与牌照所有者协商才能一并“租用”这些权益。但租期结束后,车辆归属难以确认,所谓权益更难保障。即使消费者在买车后迅速获得购置指标,将车辆过户到自己名下,也会因失去首任车主身份,无法再享受该车型的相关权益。
影响
2024年3月13日刊发的调查报道《一块京牌的诱惑》,通过暗访昊铂汽车销售公司旗下经销商,首次系统性揭露了“假结婚过户”“租赁指标”等灰色产业链运作模式。北京市市长殷勇在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作出专项批示,由此开启了为期数月的北京汽车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这场由媒体监督引发的监管升级,成为观察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治理的典型案例。
2024年11月,因广告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北京昌平昊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铂汽车销售公司)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07350万元。经查,该公司实际无小客车指标赠送,仅用“买车送京牌”的宣传语吸引消费者,促使达到销售车辆的效果。
京牌调控政策(如摇号机制)的核心目标是缓解交通压力与促进资源公平分配。但营销乱象通过伪造专项作业车资质、虚假“带牌过户”宣传等手段,将行政资源异化为商品。此举破坏了市场公平性与政策公信力,诱使正规经销商转向灰色经营。该篇深度报道既揭露了消费市场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又有效震慑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分子,同时还积极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助力提升汽车消费市场透明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吴博峰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