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5年7月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数据出来了,很多人看完都觉得,现在这市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过去大家总觉得,电车就是未来,买的人越来越多,车企闭着眼睛都能赚钱。
但这份新出炉的榜单,就像一盆冷水,告诉我们现实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和残酷。
整个市场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全面开花,反而出现了很明显的“贫富差距”,卖得好的车继续火爆,而大多数车型的日子却相当难过,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我们先来看看最直观的数据。
整个7月份,一个月能卖超过一万辆的纯电车型,数来数去只有12款。
这个数字比上个月还少了,说明市场整体的热度似乎有所降温。
这背后原因很多,比如一些购车补贴政策到期了,消费者的热情没那么高了;再比如,现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车型也特别火,分走了一大批原本打算买纯电车的客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车企之间的竞争就跟打仗一样,刺刀见红。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销量榜第一和第二名的位置。
这次的冠军,不是大家熟悉的特斯拉,而是咱们国产品牌吉利推出的一款叫“星愿”的车。
这款车在7月份总共卖了38617辆,这个成绩相当惊人。
更重要的是,它的销量不是靠某一周突然冲高得来的,而是非常稳健。
从7月第一周卖出八千多辆开始,后面每周的销量都在持续增加,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稳稳地坐上了冠军宝座,而且把第二名甩开了一万多辆的差距。
这种稳扎稳打的势头,说明“星愿”这款车的产品力是实打实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它可能在外观设计、内部空间、续航能力或者价格方面,正好切中了当前大多数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所以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买家。
再来看第二名的特斯拉Model Y。
虽然它依然是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但这次再次丢掉冠军,而且销量走势看起来有点让人捏一把汗。
它的销量曲线波动很大,在第二周的时候突然卖了九千多辆,看起来势头很猛,但后面几周又滑了下来,后劲明显不足。
这就暴露出了特斯拉目前的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的新鲜感在下降。
Model Y上市这么多年,除了在价格上反反复复地调整,车子本身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国产品牌每年都在推出各种设计更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新车。
两相对比之下,一些消费者会觉得Model Y有点“老”了。
特斯拉靠着Model Y和Model 3两款车打天下的策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已经显得有些单薄和被动。
看完冠亚军的较量,我们再把目光往下看,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在销量榜的前十名里,挤进了一大批小巧玲珑的车型。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宏光MINIEV排在第三,比亚迪海鸥排第五,长安Lumin排第六,还有吉利熊猫和五菱缤果也都在前十。
这说明,虽然现在很多人买车都追求大空间、高配置,但对于城市里的日常代步来说,经济实惠的小型电动车仍然有着巨大的市场。
这些车可能没有很长的续航,也没有花里胡哨的智能功能,但它们解决了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出行方便和用车省钱。
对于很多在大城市里上下班的年轻人,或者家里需要一辆车专门用来买菜、接送孩子的家庭来说,花几万块钱买一辆停车方便、充电便宜的小车,远比花二三十万买一辆需要小心伺候的“电动爹”要划算得多。
这也体现了像五菱、比亚迪、长安这些国产品牌的智慧,它们非常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真实需求,造出了真正接地气的产品,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然而,一旦目光越过销量榜前十名的那道线,市场的温度就骤然下降了。
我们前面提到,月销过万的只有12款车,除了前十名之外,另外两款是比亚迪的元PLUS和元UP。
这也显示出比亚迪强大的“集团军”作战能力,它不像有些品牌只靠一两款明星车型,而是布局了从高到低、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但是,从第13名开始,绝大多数车型的月销量就掉到了几千辆的水平,甚至更低,形成了巨大的断层。
比如广汽埃安的AION S,在7月第一周还卖了近2600辆,看起来开局不错,但后面三周销量就断崖式下跌,这说明市场竞争非常残酷,一款产品如果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很快就会被遗忘。
更艰难的是那些刚刚上市的新车。
比如蔚来子品牌乐道推出的L60,还有奇瑞的iCAR V23,以及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智界R7,这些车在上市前都有很高的关注度,但7月份的销量基本都在三千到五千辆之间徘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火爆程度。
这说明,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懂车了,已经不是那个随便推出一款新车就能大卖的时代了。
如果产品没有足够突出的亮点,或者性价比不够高,想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会非常困难。
就连一些定位中高端的车型,比如蔚来ET5T、极氪007GT、小鹏G6等,也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
而原文中提到的“日产N7”,实际上应该是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腾势N7,它排在了第27位,这个成绩对于一款肩负着品牌向上使命的车型来说,显然是不理想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即使是像比亚迪这样强大的企业,在冲击高端市场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而言之,7月份的这份销量榜单,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当前纯电车市场的真实面貌:这是一个高度分化、竞争白热化的成熟市场,告别了蒙眼狂奔的阶段,进入了考验真功夫的淘汰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