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车主买了车却成了 “摆设”:一周开一次算勤快,有的甚至停在车库积灰,一个月才动一次。有人觉得 “车不开就不磨损,保养能省则省”,但真相是 ——长期放着
的车,比天天开的车更 “娇弱”,零件坏得更快!
今天就给 “停车族” 提个醒:车不常开,这 6 个地方必须重点保养,不然哪天想用车,可能直接打不着火、开不动!
一、机油:放一年比开一万公里还伤发动机
很多人觉得 “没跑几公里,机油不用换”,这是大错特错!
机油会 “氧化老化”:哪怕车停着,空气中的水分、灰尘会混进机油,一年下来,润滑效果下降 50%,还会产生油泥堵塞发动机
涡轮车更娇气:小排量涡轮车型的机油,哪怕只开了 2000 公里,放满一年也必须换(涡轮增压器靠机油润滑,老化机油会加剧磨损)
👉 建议:不管开没开,机油 + 机滤每 12 个月必须换一次,别等发动机 “干磨” 出问题再后悔。
二、电瓶:停两周就可能 “亏电罢工”
车子熄火后,防盗系统、行车记录仪等还在偷偷耗电,就像手机待机也会掉电一样。
停 1 周:电瓶电量剩 70%(还能打着火)
停 2 周:电量剩 50%(可能打不着火)
停 1 个月:电量耗尽,甚至电瓶 “饿死”(直接报废,换一个要 500-1000 元)
👉 救命招:
每周启动一次,怠速 15 分钟(或开出去跑 3 公里),让发电机给电瓶充电
长期停放(比如出差 1 个月),断开电瓶负极(找个扳手拧松就行),回来再接上
三、轮胎:长期 “一个姿势” 会变 “畸形”
轮胎是 “越放越娇贵” 的零件:
胎压下降:停 1 个月,胎压会掉 0.3-0.5Bar,胎面长期受压会 “塌陷”,开车时车身抖得像 “按摩椅”
橡胶老化:哪怕只开了 5000 公里,放满 4 年也必须换(轮胎侧面会出现裂纹,高速容易爆胎)
👉 保养法:
每月测一次胎压(冷车状态,标准值在车门框上),不够就补气
每两周挪一次车(往前开半米就行),别让同一个位置长期受压
露天停车的,给轮胎盖块布(防紫外线加速老化)
四、刹车:放久了会 “生锈卡壳”,雨天更危险
南方潮湿地区的车主注意:车停一周,刹车盘就会生锈!
轻微生锈:开车时踩刹车会 “咯吱响”,磨一磨就好
严重生锈:刹车卡钳可能锈死,踩刹车时 “偏刹”(一边灵一边不灵),雨天容易打滑
👉 解决方:
每周开一次车,低速时多踩几次刹车(把锈磨掉)
下雨后若长期不开,下次用车前先怠速热车 3 分钟,再慢慢开
五、空调:放两周就发霉,一开会 “喷毒气”
空调风道是细菌霉菌的 “培养皿”:
长期不开,风道里的冷凝水会滋生霉菌,下次开空调一股 “馊味”,相当于对着脸吹细菌
空调压缩机也会 “生锈”:长期不用,压缩机内部润滑油会沉淀,再开时可能 “卡壳”
👉 小技巧:
每 2 周开一次空调(制冷制热都行),让压缩机运转 5 分钟
停车前 3 分钟关 AC 键,开自然风(把风道里的水汽吹干,减少发霉)
六、车身漆面:鸟粪落叶不清理,会 “烂出洞”
停在树下的车尤其要注意:
鸟粪、树脂含酸性物质,在漆面上晒 3 天就会腐蚀出 “小黄点”,擦都擦不掉
落叶堆积在引擎盖 / 车顶,下雨后会发酵,像 “酸汤” 一样泡着漆面
👉 保护法:
至少 1 个月洗一次车(别用高压水枪直射车窗密封条,会漏水)
给车漆打一次蜡(30 元就能买罐固体蜡,自己动手能管 3 个月)
最后给 “停车族” 的 3 句大实话:
车不是 “放坏的”,是 “放着不保养才坏的”—— 定期保养花的钱,比换零件便宜 10 倍
每周开一次车,比停一个月再大修更划算—— 让油液循环、零件润滑,相当于给车 “活动筋骨”
别信 “车是伺候人的,不用太娇气”—— 你对它敷衍,它就会在你急需用车时掉链子
你家车多久开一次?有没有遇到过 “放坏” 的情况?评论区聊聊你的教训,给新手避避坑~
#汽车保养 #用车知识 #新手车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