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朋友老张在纠结买车的事儿,他说自己去年底刚花了30多万买了辆汉兰达,没想到今年六座SUV突然杀出,16万就能拿下,还带真皮座椅和2.0T发动机。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陪表哥看车时听销售讲的情况,感觉现在买车的水越来越深了。
老张说他当初选汉兰达主要是冲着品牌和第三排座椅,想着以后全家出行方便。可现在新出的六座车后排两张独立座椅,坐三个大人也不挤,关键是第二排中间过道能让人轻松进出第三排。他算账说,汉兰达七座版每个月养车费得1500块左右,新款六座车用92号汽油,保养周期长,油钱加上保险一个月能省个四五百。
4S店的销售告诉我,最近国产品牌都在推六座车型,因为政策要求严了,必须把油耗标真实。有款车标着2.0T发动机配九速变速箱,实测跑高速油耗比宣传数据高点,但人家直接把指导价砍了快十万,连真皮座椅都标配了。老张说他当时买的汉兰达优惠才三万,现在再去看同配置的新款,价格差直接吓人。
有意思的是现在买车不能光看价格。有次我在车展碰到个大叔,他说自己买的所谓六座车实际第三排只能坐小孩,座椅调节按钮藏在后备箱地板下边,说明书都没写清楚。经销商说是厂家为了应付法规才这么设计的,真正想坐三个人还得考虑七座版。
表哥最近在研究新能源车型,他说现在很多混动车保养比燃油车便宜,但充电问题一直没解决。城郊小区充电桩太少,单位停车场也没位置装。有家车企推出了可以加92油的混动系统,号称百公里油耗五个多,不过得等明年新车上市才能买。
听说很多老牌车企现在也开始降价了,有个朋友在合资品牌4S店做销售,他说他们公司高层定了硬指标,下半年销量必须涨两成。于是最近各种促销活动,贷款免息、置换补贴,连机油都送好几年。但问题是车价越低配置越简配,倒车影像变成选装项目,座椅加热要加钱才能装。
上周和同事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买车更看重实用性。有个姑娘买新车专门挑全景天窗,结果夏天车里热得跟蒸笼似的,后悔死了。现在流行的功能是座椅通风,尤其是南方地区,真皮座椅晒得发烫反而不好。老张现在后悔早买汉兰达,主要也是觉得座椅不够透气。
前两天路过汽配城,有师傅说现在国产座椅面料质量上来了,用的是进口合成材料,夏天摸着凉快。他们给旧车改装座椅的话,真皮加麂皮的那种要八千左右,但新款车直接标配确实省了不少钱。不过有些配置看着高级,用起来麻烦。比如有的车座椅加热分七档,操作界面复杂,六十多岁的长辈根本不会用。
我观察到现在买车广告都爱说"重新定义家庭出行",但真正的需求还是实用。有位宝妈说,她最想要的是后排能放婴儿车的空间,还有容易清洁的座椅,至于什么自动驾驶功能,她宁愿少花两万。现在的六座车正好能放两辆儿童座椅,中间过道还能放小推车,这点挺讨喜。
最近物价涨得厉害,买车养车都要计算得仔细。老张现在每天上班开汉兰达,油耗高得让他心烦,早晚高峰堵车时烧油比平时多一半。新款车虽然小了点,但油耗稳定,而且保养周期延长到一万公里一次,省时间也省钱。他说要是重来一次,肯定等等再出手。
买车这事现在真是纠结,品牌、价格、配置全要考虑。有人说现在买新车就跟买手机似的,早买早后悔,晚买享受升级。不过总得有个入手的时候,现在行情这么乱,只能挑自己最需要的功能,其他参数凑合着将就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