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

投资啊,真就是一门看眼光的活儿,有的人损失惨重,甚至亏得一分钱不剩,而另一些人则是赚得满盆金子。

说到投资企业,那真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地方。投资的“回报率”也是相当可观的。比亚迪的夏佐全和吕向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一个成了国家的首富,一个是襄阳的首富,还有一个是广州的首富。

一、

咱们先聊聊这两位的“入场时机”。

王传福的家庭条件不太优越,但他的兄嫂对他非常关心。他自身也十分拼搏,顺利考上了中南大学的前身,并且继续读了研究生。

他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受到导师的器重,三年后便留在了研究院工作。

而且晋升速度也快,因研究成果明显,王传福被特批晋升为有研院301所副主任,主管整个所的工作。那时王传福才26岁,成为全院最年轻的处级领导。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993年。当时,研究院和包钢集团联手做个项目,在深圳成立了一家专门生产镍氢电池的公司,叫“比格镍氢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被 appointed 为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

就这样,他与电池的缘分开始了。

1995年,29岁的王传福意识到手机电池行业的巨大潜力,决定辞职去创业。

就在那一年,他在深圳莲塘的一个老旧车间里成立了比亚迪公司。

那时候公司人手不多,他连销售都亲力亲为,紧急时刻还得自己上阵。

当时王传福创业时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资金。别小看,这时候一条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可是要千万呢。

后来,王传福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吕向阳和朋友夏佐全,正是他们给了他最初的启动资金。

二、

实话说,王传福最开始并不认识夏佐全,反倒是他的表哥吕向阳先跟夏佐全打过照面。

夏佐全出生于1963年,老家在湖北襄阳。年轻时,他便开始在湖北省保险公司上班,那会儿这可是个稳当的工作。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不过,到了1992年,夏佐全最终选择投身创业潮,在武汉开始搞投资证券的生意。

夏佐全和吕向阳是在一次出差时相识的,那时吕向阳的名气已经开始显露。两人之所以能碰到一起,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背景”差不多,都是金融专业出身的。

可一个是干保险的,另一个是搞银行的。

那会儿,吕向阳跟他推荐了个锂电池项目,问他有没有兴趣一起投,这个项目就是王传福的。

晚上,看到夏佐全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吕向阳立马把他们俩叫到一起聊了聊。

在后来的采访里,夏佐全提到,他对王传福的印象特别深刻。“我见过不少创业者,可像王总这么有激情、抱负、坚定和自信的人,我真的是第一次遇到,这些都让我特别受触动。”

其实,投资出身的夏佐全对电池并不是很懂,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聊得特别投缘,“几乎聊了三天两夜,天天都是凌晨四点才睡。”

接着,夏佐全决定了这笔投资,1995年4月,他投入了数十万元,加入了比亚迪的创始团队,成为三大创始人之一。

起初,夏佐全并没有参与比亚迪的日常管理。

到了2001年,比亚迪的业务迅速发展,王传福才邀请夏佐全一起参与公司管理。夏佐全于是加入比亚迪,担任执行董事和副总裁,负责整个集团的运营。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没过几年,比亚迪就飞速崛起,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大厂。

到现在为止,比亚迪的市值已经超过了6800亿元,而持有比亚迪3.1%股份的夏佐全,身价接近200亿。

夏佐全通过投资比亚迪一下子声名鹊起,曾经只是个生产电池的小作坊的比亚迪,现在已经趁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潮流迅速崛起。

除了比亚迪,夏佐全还创办了正轩投资,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已经投资了40多家企业,其中5家公司成功上市。

三、

如果夏佐全是那种“天使投资人”,那么吕向阳就是对自己表弟充满信任的人。

前面提到,吕向阳是王传福的表哥,但和王传福的“高知”身份比起来,吕向阳更像夏佐全。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1962年,吕向阳出生在安徽的一个穷苦家庭。16岁那年,他初中毕业后,通过人介绍进了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上班,这在当时可是个靠谱的铁饭碗呢。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后来的投资,还是之前在银行的日子,吕向阳一直都表现得很出色。

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不到30岁的他就升到了行长的位置,不过后来他选择辞职去创业。

回忆起辞职的原因时,吕向阳提到:“主要还是受到体制的限制。我的性格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我决定辞职去市场上闯一闯。”

1993年,吕向阳来到改革开放的热土广东开始创业,第三年跟妻子张长虹一起创办了融捷投资,开始涉足房地产和纺织品制造。

这也是吕向阳敢于投资王传福的原因之一,因为他本身有制造业的底子,心里有数。

恰好在这一年,吕向阳的表弟王传福因为缺钱创业,便去找了他。

吕向阳其实起初并不支持,王传福却坚持说:“我可是电池专业出身,还有过电池公司管理的经历,对自己有信心。你了解我的能力的。至于市场方面,虽然你可能不信我的判断,但电池行业的前景你还是得承认。”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吕向阳最终大方投资了250万元,成为第二大股东,与王传福一起创办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注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上。

提到这笔投资的时候,吕向阳曾说过:“这主要是因为我对王传福的信任和熟悉,才会选择投钱进比亚迪。”

吕向阳之所以有“中国巴菲特”的称号,正是因这一点。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2003年,王传福就放话要让比亚迪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还大言不惭地说“对电动汽车有200%的信心”。

这股气势吸引了巴菲特的目光,2008年,他被王传福的决心打动,投资了2.35亿美元,买下比亚迪10%的股份,成了他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单。

在巴菲特的引导下,比亚迪一下子成了全球财经媒体瞩目的明星,股价也跟着节节攀升。

这让他赢得了“亚洲巴菲特”的称号。

这笔投资让吕向阳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比亚迪的财报显示,吕向阳成为第三大股东,持有8.22%的股份。同时,他和妻子共同掌控的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持有比亚迪5.32%的股份。根据比亚迪最新的收盘市值1.02万亿元来算,吕向阳家庭在股市上的价值达到1381亿元。

这就意味着,当初的那笔投资,让吕向阳惊人地获得了5.5万倍的回报,瞬间把这个低调的人推上了广州首富的宝座。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四、

比亚迪不仅让吕向阳的财富迅速增长,还帮助他的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就比如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前瞻方面。

2005年,他进入矿业领域,在四川甘孜州投资了1.1亿元,开发了亚洲最大的固体锂辉石矿,同时也创办了融达锂业。

2007到2013年,吕向阳在老家安徽陆续创办了几家新能源材料公司,开始了钴、镍、铜以及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的冶炼生产。

2014年,吕向阳收购了路翔股份,并将其更名为融捷股份,随后一年内通过借壳上市实现了融资目标。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说到底,相比比亚迪的投资,自家企业的发展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的。

由于路翔的主业是沥青,吕向阳接手后开始向锂电生产转型。不过那会儿锂电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融捷股份在转型初期经营状况也不太好,到了2020年4月更是被贴上了退市风险的标签。

不过,转机就在这一年出现了。

五、

其实,比亚迪就是吕向阳的强力后盾。2019年,比亚迪入股后,融捷股份瞬间拿下了大量来自比亚迪的锂电设备订单。

后来,随着全球锂资源变得紧缺,价格也随之飙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锂矿和原材料供应商因锂价上涨而赚得盆满钵满,融捷股份也同样受益。

2020年,融捷股份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了2104万元,成功摆脱了退市的风险。

2021年,融捷股份的营收大幅攀升至9.21亿元,同比暴增136%,净利润达到6829万元,同比飙升224%。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融捷的股价也跟业绩一起飞涨,从2021年4月的44.4元,冲到了最高点193.9元,涨幅接近337%。

有人评论说,“融捷的投资方式很市场化,吕老板的风格跟美的何享健挺像的。”

除了房地产和新能源,融捷集团的业务还涉及金融、健康、互联网科技等多个行业,并且各个领域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在金融领域,吕向阳创办了深圳融资担保和广东融资租赁公司,2011年,他成为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近几年,健康行业可是热闹非凡啊。2018年,吕向阳从金道明和马绍琴夫妇手中接过了乐金健康的控制权,随后公司改名为融捷健康,主要经营桑拿设备、空气净化产品以及健身器材等相关产品。

认识吕向阳的人都知道,虽然他的学历不算高,但对知识的掌握那可是相当全面。他几乎样样精通,关键是他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好习惯。

在不断学习和投资的过程中,吕向阳总是能精准把握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融捷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规模相当巨大的金融集团。

比亚迪背后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则成广州首富-有驾

现在集团的投资企业数量已经有81家,实际控股公司也达到了405家,所投企业的市值突破9000亿,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营业收入超3500亿,覆盖了新能源、智慧教育、生命科技等几个热门行业。

夏佐全主要聚焦于早期科技投资,边参与运营边扎实推进自己的发展。

吕向阳重点经营产业链,布局非常广泛。虽然这一路有风险,但收益也相当可观。他可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在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