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

何小鹏最近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MONA M03这款车已经卖疯了,上市才一年多点,愣是造了20万辆出来,A级纯电市场里头算是杀出来了。刚推的全新P7也不差,一个多月干了1万多台。上个月小鹏一口气交付了4.2万辆车,创了历史新高。不过你要以为小鹏就满足于卖车赚钱,那可就想简单了。

昨天小鹏开了场科技日,我跑去现场看了个遍。说实话,看完之后才发现,人家压根不是单纯想做汽车公司。会上拿出来的东西挺吓人,第二代VLA大模型、无人出租车、人形机器人IRON,还有那个已经能飞起来的A868飞行汽车。这些东西摆一块儿,你品品是个什么意思?

咱们今天重点聊聊这个第二代VLA。VLA这玩意儿今年在圈子里挺火,不少车企都在搞。小鹏这回直接升级了个大版本,能力提升不是一星半点。关键是,这套东西不光能用在车上,后面那些机器人啊、飞行汽车啊,全都能用。说白了,VLA就是小鹏打开AI世界的那把钥匙。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先说说这个即将上线的小路NGP功能吧。平时我们测智驾,要么跑高速,要么走市区大路。你让我开那些破破烂烂的小路?开玩笑呢,人开都费劲,让车自己开不是找事儿么。万一蹭了,修车钱还得我掏。

可生活里这种路到处都是啊。北京那些七拐八拐的胡同,上海那些窄到不行的弄堂,广州城中村那些复杂路况,哪个不是让人头疼的?小鹏这个小路NGP就是专门对付这些场景的。

发布会上放的视频我看了,三轮车、电动车到处乱窜插缝的,在这套系统面前都是小儿科。车子开得稳稳当当,完全没慌。

再看个更难的。双车道开着开着,前面突然施工了,只能从左边绕过去。这时候智驾系统看见对面有辆货车减速让道,马上就借用对向车道过去了,那叫一个顺滑。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还有更绝的。前面路上左边立着两根警示柱,右边挂着半堵墙,这种一看就像是死路的地方,一般智驾系统早就不干了。结果小鹏这车还知道先慢慢往前试探,确认左右空间够了之后,一把就过去了。这操作说实话,挺老司机的。

类似的场景还有不少,比如晚上过那些限宽墩,或者对面车开过来占了你的道。测下来车子表现都挺靠谱,反应快,效率高。

小鹏在现场给了个对比数据。同样20公里的复杂小路,特斯拉FSD V13.2.9版本要被接管5次,而第二代VLA只需要接管1次。这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很多车企都在吹什么“车位到车位”的智驾对吧?说实话,真正卡壳的地方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小路。要是能把这段路完全搞定,那智驾的实用性就真的上去了。

第二代VLA还自己学会了很多规则。这里说的不是红灯停绿灯行这种基本规则,而是咱们开车人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比如前面有人朝车招手,VLA知道要停车。

还有等红灯的时候,看着倒计时快结束了,车子就开始慢慢往前挪,绿灯一亮立马就走。这操作我敢说,在座各位老司机每天都这么干吧?

再说说这个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现在用高阶智驾,基本都得先设定导航目的地才行。可有时候晚上我就想开车出去转转,根本没想好去哪儿,就是想放松一下。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这时候小鹏这个新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叫Super LCC加人机共驾,直线路段车子自己开,你想变道就自己动手,之后车子又接着开。想去哪去哪,完全随心所欲。这功能在国外路上也能用,以后出国自驾说不定用得上。

大家肯定关心啥时候能用上这些功能。发布会上说了,今年底先锋用户就能体验,明年一季度小鹏Ultra车型全量推送。别着急,等出来了我争取第一时间弄台车给大家实测一波。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第二代VLA给小鹏智驾带来的变化挺大的。这些功能不光咱们想试,连德国人都眼馋。

发布会上何小鹏宣布,大众成了第二代VLA的首发客户。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拿到了大众的定点。能让德国人认可,这说明啥?说明这东西确实有两把刷子。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我简单解释一下为啥它这么厉害。普通的VLA是先把看到的画面转成文字描述,然后再从文字里提取指令告诉车子该怎么动。这两个步骤里,信息要转译两次,肯定会有损耗。

就好比你跟人解释一件事,微信上打字聊半天可能都说不清楚,但当面比划两下对方立马就懂了。

小鹏的第二代VLA把中间那层文字转译给去掉了,直接把看到的东西和语言信息输入,马上生成动作。这种方式更接近人类学习的方式,所以推理效率高多了。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比如前面车开太慢了,智驾想超车,是往左变还是往右变?变完要不要变回来?模型会快速推理出后面几秒钟的变化,预判别人的下一步动作,然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软件好还得配硬件强才行。小鹏为了搞智驾,专门弄了自己的图灵AI芯片。这芯片专门针对AI里的Transformer网络做了优化,模型推理效率提高了12倍。小鹏Ultra车型三颗图灵芯片加起来,算力能到2250 TOPS。

很多车型受限于车载算力,没法在车上跑大模型。小鹏现在算力这么富裕,第二代VLA的模型参数量是主流车型的10倍,在车上跑也完全没压力。

再加上云端那3万张卡的超大算力集群,让模型不停地迭代进化。明年小鹏计划从3万张卡扩到5万,甚至10万张卡。这些加起来,才让第二代VLA的能力飞速提升。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前面说的这些,只是第二代VLA在智驾上的应用。因为这套模型泛化能力够强,不光能用在汽车上,还能用在无人出租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

这场发布会,何小鹏差不多花了一半时间讲VLA在其他设备上的应用。我也是看完才反应过来,小鹏早就不单纯是个造车的了,人家是要把AI这套东西玩明白,然后复制到各个领域去。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能明显感觉小鹏在AI上铆足了劲儿。这次拿出来的这些新技术,好像让人觉得自动驾驶真的快到一个爆发点了。就像小鹏这次科技日的主题说的:涌现。

小鹏从汽车入手,砸了大量资源解决自动驾驶的各种问题。烧钱、招人、堆算力,光训练费用就花了20多个亿,才在某个版本上看到了希望。

小鹏交付量破纪录,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野心-有驾

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有了思路。这套VLA涌现出来的能力,可能把无人出租车、人形机器人这些全都打通了。所以我们才看到小鹏在AI领域发布了这么多新产品。

以前AI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现在因为有了汽车、无人出租车、人形机器人,AI跟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今天的技术发布只是个开始,就看小鹏接下来怎么定义这些未来的物理AI了。

你觉得小鹏这条路能走通吗?自动驾驶技术真的要迎来大爆发了?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