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号凌晨,成都天府大道变成了一片火海。一辆小米SU7 Ultra先撞前车,再冲过绿化带,紧接着火光冲天。
路人们疯了一样冲上去想救人,手掰车门掰得鲜血直流,那扇门却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眼睁睁看着火势从车底窜起来吞没驾驶室,等消防员用电锯破拆时,里面的人早已没了呼吸。
这画面太揪心了。可更让人睡不着觉的是,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今年3月,安徽铜陵那起事故,车门同样没能顺利打开。两起事故像两面镜子,照出了小米汽车最让人害怕的一面。
官方通报说驾驶员酒驾还严重超速,这点没得洗。但问题来了,酒驾是不对,可为啥车一撞就燃?为啥号称“碰撞自动解锁”的车门,关键时刻完全失灵?
北方工业大学的张翔研究员点破了关键:电车设计必须考虑极端情况,电子门锁一断电就成了死锁,隐藏式门把手看着酷,救援的黄金时间全耽误在找应急结构上了。
小米当初怎么宣传的?他们说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按压微动开关就能电动解锁,比机械结构优雅”。真出了事,这份“优雅”直接要命。事故后客服还坚持说“碰撞会触发整车解锁”,可现场那么多双手都拉不开,这话听着简直像讽刺。
网友彻底炸了。雷军的社交账号底下,一夜之间掉粉29万。“以前觉得小米性价比高,现在连安全都保证不了,科技感有啥用?”
“雷军就是个网红,只会营销,根本不懂造车!”这些评论像刀子一样。更实在的是股价,当天就跌了近7%,近800亿市值说没就没。消费者用脚投票,比什么声明都真实。
小米造车满打满算才三年半,是个新手。可汽车不是手机,安全这条底线,碰都不能碰。为了那个“优雅”的隐藏式门把手。
为了减重用的铝镁合金车门,把最基础的机械逃生机制给忽略了?上个月工信部都开始征求意见,拟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就因为救援风险太大。小米还在坚持,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急了?
雷军过去的人设多稳啊,真诚、敢拼,连俞敏洪都说“没有雷军,小米卖不了这么好”。可现在呢?事故发生了,官方回应躲躲闪闪,之前吹上天的安全技术,一到真格的就掉链子。大家这才回过味,那些大字报营销,情怀演讲,会不会都是套路?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能给新品牌机会。但安全这东西,没得商量。车门打不开、电池一撞就燃,这是要命的问题。雷军要是还想靠个人IP撑场面,不去扎扎实实解决这些漏洞,小米汽车的口碑,恐怕真要跟那辆SU7一样,烧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