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李永舫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尤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以下是他的核心观点:
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潜力与挑战
李永舫院士认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原材料成本低、可溶液加工、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显著优点,实验室小面积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6%,大面积器件效率也可超过18%。然而,要实现实际应用,仍需解决大面积制备的批次重复性以及稳定性问题。他指出,稳定性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构筑高效、稳定的活性层与界面层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2.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定位
李永舫院士强调,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并不适合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竞争大规模光伏电站市场,而应发挥其轻、薄、柔的优点,应用于晶硅无法覆盖的场景。例如,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可穿戴设备和便携式能源等领域。他还提到,未来真正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望像纸一样卷起来,甚至可以做成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用于窗户玻璃。
3.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
李永舫院士指出,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是进一步提升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有效手段。这种叠层技术结合了传统硅电池成熟的生产技术优势,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量转换效率。他认为,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因为这是其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
4. 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启示
李永舫院士的研究成果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轻薄特性使其在车载光伏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例如,柔性太阳能电池可以集成到汽车车身或车顶,为车辆提供辅助动力,延长续航里程。此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特性也有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5. 未来展望
李永舫院士表示,相信未来一两年内将会有商品化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用。他强调,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他还提到,通过减少合成步骤、提高产率,有机太阳能电池仍有很大的降本空间,这将决定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总结
李永舫院士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强调了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柔性、轻薄、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车载光伏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他的研究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优化和能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赋能背书|经济学家|邀请诺奖得主出席活动|大会嘉宾邀约|嘉宾推荐|院士邀请|中国名家论坛|会议活动邀请|论坛峰会嘉宾邀约大健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