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

起跑线就给我种了一点错觉。这个小鹏X9,不光是下个月会见,我觉得它确实代表着行业一个跑到极限的点。你看那官方说的测试数据,20万公里、跨20国、800天,听起来像个打仗故事,其实我第一反应是:这个车的耐用性要真那么夸张吗?估算一下,一天跑个百十公里算,差不多能跑个200天,光测试就差不多半年吧。它都玩了总共800天?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已经算是很硬核的了。

我曾经调研一些车企研发的流程,不难发现,能跑这么多的极端环境,不仅仅是技术堆砌,更多是供应链的座次排布。比方说,超级电池+超充技术,得有稳定的芯片、材料、冷却系统组成。超高压平台这个概念,听着像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其实就是要让充电放电更快、更安全,像我们手机快充一样。哪想到,整个供应链的裂隙就像马路上的坑,要千疮百孔却还得跑得飞快。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测试车的车身标志,贴着全域800V平台。我其实一直疑惑,除了快充快到什么程度,续航和电池的安全会不会打折?这个估算,450+公里大电池,心里有个样子:如果以每公里0.2度电的耗能,450公里就是90度电。一个普通家用电表,差不多是1度电58块,但实际充满一个电池,可能得计价200块不到(这段先按下不表)。而且,变速箱、电机、冷却系统,除了电池,谁不怕坏?别看技术堆得多,实际上考验供应链稳定性,才是真硬核。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超级快充从0到80%只要几分钟?官方说了5C超充技术,是什么意思?我试着想象:C代表容量,比如说电池100千瓦时,5C意味着每小时可以充到500千瓦时?不可能吧……(这段先按下不表)它肯定是指充电速率的占比,快到让人怀疑:充满一个电池,能不能真像广告说的那么快?还得多久才能实现真正的秒充级别。

我曾和一个修理工聊过这事,他说,充电桩最多也就那几台,不过这样没错。看似快,其实还是供需问题。你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厂家都说自己快充快?我猜,第一是技术能不能拿稳,第二是供应链能不能支撑大规模应用——毕竟,一个标配的超级充电桩,成本不是个小数字。有没有可能充电变得像吃快餐一样方便?我其实有点怀疑,快充速度提升,再快,实际上也得考虑电池寿命问题。老师说:快充会减寿。我想:那换电池不也一样?不过现在的问题,还是快是否能变得可靠。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有驾

我这个行业里看得明白一点的是,技术堆得越大,风险也越多。就像家里的厨具越多,家务活也越乱。毕竟,安全第一。你知道,超级增程和全域平台这东西,说到底还是个挂靠在产业链上的叫卖。它的成功,不光靠研发,更靠供应链的顺畅。

我之前还在想,怎么把这些复杂的零件和技术,落到一辆车上?就像拼拼乐高那样,把不同模块拼凑在一起。研发人员估算,大概要20-30个供应商协作,才能确保这套系统顺畅运行,少出错,尤其是电池这一块。你说,能不能爆款?我觉得,看供应链能不能稳得住。如果短时间内要应对大批订单,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就像突然堵车,谁也走不了。

说到十年以后,我猜,电池的技术会不会大变样?其实我没想过清楚,但可能会有个突破性技术,让电池更安全、更便宜、更耐用。那样我觉得,未来的续航、快充,或许都不用那么拼命了——反倒是整车设计,更得考虑人车交互、智能化和安全问题。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有驾

我还在想,别的品牌会不会也来赶超?行业的竞争,像跑步比赛,谁都知道跑到极限的那一刻,也可能是个崩盘点。你说,一个底盘设计、一个动力系统,全部都在不断倾斜。或许,小鹏X9能走多远?还得看它能不能在冲刺中,稳得住。

讲到这里,我心里还萌着一个疑问:是不是电动车会不再跑续航,而是跑能用的时间?那样,充电不再是等着,而是悠哉。但这个设想,有点天马行空,也许还得十年左右的样子。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有驾

突然,我想起了一个细节:那辆测试车的后备箱标志着新型磷酸铁锂,其实这让我有点好奇,未来还能用到金属锂吗?还是说,磷酸铁锂会成为主流——毕竟,它在安全性上,的确比金属锂靠谱多了。而,问题是,价格、能量密度还差点意思。

我也觉得,行业里其实还藏着很多潜规则。比如说,有时候靠一点点厂家暗示、或者供应商的小动作,就能影响整车的档次或价格。你看,供应链这块,像是暗线,拉长了前进的路。以我自己观察,某些原料价格飙升,势必带动整车成本上升。

到我还在想,未来这个超长续航是不是个噱头?还是技术真的能支撑?毕竟里程焦虑这个事,我以前觉得,怎么都解决不了。现在看来,科技正在一步步取代焦虑感。这背后,是不是也意味着更复杂、更难监管的黑洞?

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下月亮相,全球续航最长的新能源大七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超大电池,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与充电等待-有驾

这份新车,如果真能像宣传的那么牛逼,你觉得,消费者会不会辛苦面对快充、续航和价格的博弈?或者,可能会有另一种平衡?这带个悬念: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买得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