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摩托进入中国已经 40 年啦,这 40 年里,它的合资版图发生了好多变化。从最开始引进技术,到后来搞合资扩张,再到现在聚焦品牌,铃木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三次大的战略转型。豪爵铃木连续 21 年全国销量第一,济南铃木的 UY125 这款车,一年能卖出去 100 多万辆,这些数据都能看出铃木在中国市场曾经的风光。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铃木摩托在华合资版图的演变史。
先说说现在市场上还活跃着的两大合资厂,它们的战略不太一样,在市场上都挺厉害。豪爵铃木,它的合作模式不太常
见,不是通的资本合资,而是技术共享。豪爵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铃木把技术共享给豪爵,豪爵再进行二次开发。像 ESS 发动机技术,就是从铃木超级芯衍生出来的,这技术让豪爵的摩托车在动力和油耗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豪爵的产能布局很厉害,产品出口到 70 多个国家,占了中国摩托出口量的 15% 呢。豪爵铃木的代表车型也很多,从钻豹开始,到 GW250,再到现在智能化的 UHR150 踏板车,每一款都有不少粉丝。
再看看济南轻骑铃木,它有着军工基因,背后是中国兵器集团的供应链在支持。它在小排量市场那可是性价比王者。就说 UY125 这款 “网红神车”,特别受欢迎。它百公里油耗才 2.1L,很省油,而且改装的圈子也很大,很多车主都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改装。它用的 SEP 发动机技术,和本田的 PGM FI 技术对标,性能也不错。不过济南轻骑铃木也有自己的问题,大排量车型得靠进口,像 DL1050 就得通过大贸引进,这就限制了它在大排量市场的发展。
以前,还有一些和铃木合作的厂家,现在已经退出市场了。比如说金城铃木,它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1985 年就把铃木的 AX100 国产化了,当时特别火。后来它就不行了,主要原因是产品更新太慢,2000 年之后都没有新的平台,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慢慢就被淘汰了。
望江铃木也有类似的经历。它的 GN250 发动机曾经很辉煌,后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它拒绝电动化转型,在市场大趋势面前,一步错步步错,现在只能给豪爵做配件供应商了。
还有长春铃木和南益铃木。长春铃木在 1984 年就引进了 AX100 的技术,随着东北工业的衰退,它也慢慢消失了。南益铃木的 GS125 铃木王曾经也很有名,因为渠道管理没做好,失去了市场,最后只能退市。
从这些铃木系厂家的发展历程中,能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厂家,往往都能把引进的技术消化好,变成自己的东西。豪爵对 ESS 引擎的二次开发就做得很好,让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而且,精准定位市场也很重要,济南铃木就一直盯着 1 2 万元这个价格带,把小排量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那些失败的厂家呢,很多都掉进了 “以市场换技术” 的陷阱里。金城铃木虽然引进了技术,没有掌握核心研发能力,最后还是没办法长久发展。还有些厂家太依赖政策补贴,望江铃木就是这样,补贴一减少,就撑不下去了。
现在要是想买铃木摩托车,可得学会怎么辨别真假。车标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豪爵是 “双 Logo 制”,既有豪爵的标志,也有铃木的标志;济南铃木是独立的 SUZUKI 标。另外,发动机编号也能看出门道,铃木原厂发动机编号,J 开头的是济南铃木生产的,H 开头的是豪爵生产的。
要注意那些没有铃木发动机备案,或者没有合资企业授权的车型,这些很可能是假的铃木。还有一些情怀车,像 AX100、GN250,虽然经典,现在配件不好找了,维修保养可能会很麻烦。
铃木在电动化方面有点滞后,和本田比起来,本田都已经推出 PCX 电动版了,铃木在这方面还没有太大动作。对于中国摩托车产业来说,不能一直依赖合资,得向 “标准输出” 转变。豪爵的 TR300 逆向研发日本市场,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中国摩托车产业得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你对铃木摩托或者中国摩托车产业有啥看法呢?欢迎一起聊聊。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