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星纪元展台,上海车展上的一抹亮色,竟引来外国工程师拿着卡尺细细揣摩。这场景,令人欣慰!想当年,同样的场景,主角却是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国外先进的技术。如今,攻守易形,中国汽车也成为被学习的对象,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注脚。
星纪元ET,更是奇瑞展台上的明星。增程式动力、超长续航、丰富的配置,加上17万多的起售价,性价比着实诱人。流畅的车身线条、充满科技感的内饰、舒适的零重力座椅,甚至配备了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一辆十几万的车。这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分明是移动的科技堡垒。
然而,欣喜之余,一丝隐忧也挥之不去。中国车企在技术和配置上不断精进,却始终在品牌溢价能力上略逊一筹。十几万的车恨不得武装到牙齿,却依然难以摆脱“性价比”的标签。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我们是否也陷入了“小富即安”的窠臼,缺乏冲击高端的勇气和魄力?
我们买车,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用,更是品牌、身份认同,甚至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技术再先进,配置再丰富,若没有品牌价值的支撑,依然难以获得消费者真正的认可。这就像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如果作品始终定价低廉,便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中国品牌何时才能打破“低价竞争”的桎梏?何时才能拥有与自身实力匹配的品牌溢价?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甚至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构建。
勿忘外国车企百年积淀,我们仍是后来者。但后来者并非永远居于人后,新兴科技企业短短几年便可成就商业帝国,汽车行业为何不能?
我们需要的是,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品牌。与其在参数和配置上与外国品牌进行无休止的内卷,不如另辟蹊径,在文化底蕴、品牌内涵、以及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理解上寻求突破。星纪元ET的热销固然令人振奋,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车展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品牌自信昂扬的姿态。我希望,终有一天,中国汽车不再需要依靠低价来证明自己,而是凭借实力和文化,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长脸”,这才是中国汽车的“逍遥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