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

我跟李华的聊天,莫名其妙就持续了半个小时。他是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师,2019年在特斯拉店里花了5.6万买了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当时销售员信誓旦旦说:绝对会用得上,未来就在眼前。结果六年过去了,连城区辅助驾驶都没影儿,只有高速上有限的跟车和变道能用。李华说:感觉自己成了活靶子,买了个‘科技未来’,结果是套空壳,就剩个名头和比别人高出几万块的钱包‘陪伴’我。

这6年间,特斯拉针对FSD的宣传就像是在打饼,一会说马上推送,一会说技术还需完善,最后直接把完全自动驾驶变成了智能辅助驾驶,还得司机全程盯着。李华苦笑着跟我说:我前几天特地打电话问客服,问我的HW3.0芯片还能不能升级先进功能,对方只说‘没新消息’,根本不给确切答复。2025年2月最新OTA升级的城市道路辅助功能只针对HW4.0芯片开放,和李华一样的HW3.0用户就被架空了。换句话说,你买的硬件就注定没法用上承诺里的未来。

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有驾

这个逻辑听着很拧巴。按理说OTA升级的亮点就是不用换硬件,也能让汽车变聪明,可现实是特斯拉布局硬件升级门槛,反倒成了硬伤,这跟普通软件升级完全不同。我打了个比方跟李华解释:你当这车是台手机,别人都是不断通过系统升级让旧机型跑得更好,特斯拉是先说这手机永远能升级,结果硬件接口和芯片根本不支持新操作系统,你只能买新机了。他说:有点像被忽悠买了张终身卡,结果卡里没多少货。

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有驾

我这话说早了,后来想想又得矫正——特斯拉其实确实通过影子模式收集了大量中国道路数据,3.0芯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软件的微调,只是在面对复杂中国公交车道规则和都市交通场景时,这套硬件性能就力不从心了。比较新款的HW4.0芯片,虽然表现更好,但也存在AI判断失误的问题——前几天邻居亲眼见证一辆特斯拉在直播中因识别错误不得不人工接管。这就像我家智能音箱偶尔会把关灯听成放音乐,毕竟AI还不是万能。技术成熟,我们说起来容易,实际落地虽然再磨叽也得有人先开路。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我前阵子跟修理工老张的聊天——他修过不少特斯拉,感慨说:你看这软件升级像给车穿新衣,芯片却是骨架,骨架不换,穿再好的衣服也顶不住。这跟供应链的博弈很像,厂家一方面得推出新功能吸引买家,一方面硬件成本和供应紧张又限制升级速度。老张还补充:车企这锅粥熬得焦了,最后少了老用户的信任。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7位车主已经联合起诉特斯拉,要求退还FSD费用并赔偿三倍。说实话,这估计也是冰山一角,更多沉默用户还在观望。律师闫兵说得好:买家和卖家之间有个隐性协议,买的时候说好硬件支持未来升级,结果被单方面否认,明显违法。但法律层面存在难点,OTA承诺没有硬性法规约束,监管慢,行业乱象一时难解。换位思考,假如你买辆车,宣传的硬软件升级未来可期,花大价钱买个概念,结果多年后被告知硬件不支持,你怎么想?

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有驾

这个事情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供应链管理课上听的一个故事:某大厂同学说,车企的研发就像盖楼,软件是室内装修,硬件是钢筋水泥。软件再漂亮,基础不牢,楼也在摇晃。现在特斯拉的FSD问题,就像在半成品楼里卖装修套餐,却不给你换基础梁柱。你也怕天天住在这楼里出意外,但换楼又得花钱,这心情算我理解。

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有驾

对我个人来说,这件事让我反思买车时对终身升级的期待是不是太天真了。过去我也以为买个智能车就是买个不断升级的小机器人,结果一纸宣传和实际体验差别竟这么大。同行里有人说智能汽车就像互联网,不断更新是它的灵魂,可这逻辑前提是硬件不能成阻碍。我觉得,这段先按下不表,未来能不能像手机厂商一样对老客户软件保护到位,还有得看行业和法规如何跟上。

但我忍不住想问一句,你花了那么多钱买FSD,真的能安心开车,还是都悄悄准备等换车?毕竟从成本角度算,几万块当初买的FSD,折算成百公里成本,简直比油费还贵。我有个朋友前不久给特斯拉买了升级硬件的方案,花了两万多,效果明显,但他苦笑,这不就是被逼着升级变相买新车吗?这感觉你们有吗?

最后留个悬念:在这个硬件门槛越来越高的软件升级时代,智能汽车用户是不是该更理性,也更谨慎点了?这活儿,谁来保障咱们这份未来买单的权益?

特斯拉FSD“画饼”6年未兑现承诺,车主花5.6万买功能至今无法使用,硬件限制变成痛点风暴,OTA升级成空头支票引发多起维权诉讼-有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