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行情,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聊,说什么豪车价格像坐滑梯,一个劲儿往下蹦。其实小区里老王嘴碎,常念叨奔驰A“都卖出白菜价了,还剩啥面子?”前阵子他路过楼下那家奔驰4S,看见门口气球彩带,广告牌写着裸车12万多起,他特意折回来给群里拍了张图。要知道这车原指导价接近26万,降一半谁不迷糊?可就是这样,卖得还稀稀拉拉,店里销售都快换三轮卖菜了。
说起奔驰的光景,真不比十年前了。过去谁开个“三叉星”出门,不摆着一副公司老板架势?现在不光奔驰,宝马跟奥迪也是日子不算太好过。前几天饭店微信群,还有哥们讲了件“跑路店”的事:东北那边有家奔驰4S一夜关门,留下一堆车主追着要合同。顺嘴一提,这A系列可惜了,不光卖不动,二手行情也糟,跳水严重,挂闲鱼的小何私下吐槽,“一挂半年都没人看,真不是闹着玩”。
其实奔驰A级在这块地界儿,算是长期打冷门的角色。和宝马1系、奥迪A3一个阶梯的,多少带点“飞奔入门”的色彩。无论风怎么吹,中产阶层要噱头的、要面儿的,最后还是奔C去了。A级这台发动机用的是1.3T,楼下修车的胡师傅每回拆装这动力都发牢骚,说这机器“肉得很、费劲还打不出那份劲头”。高低功率两种,高配163马力还凑合,低配那136马力,踩到底觉着比家里的轩逸都费劲,百公里加速十来秒吧,开起来心里总憋着。
说发动机,别的我不懂,就记得去年有车友群体测,A这1.3T高配油耗能压到6.3个,可涡轮介入早时总有轻微顿挫。变速箱还用双离合,叫湿式的,有说好有说坏,去过几家修理厂,没少碰上调程序或者更换离合片的车主。要问底盘配置,嗨,通透点讲,后头是扭力梁,本地老修理工管这叫“省成本的大梁”。前面麦弗逊那套能用,可后排晃悠,遇坑就咚咚响。C级以上才给多连杆,这算啥车主圈里都清楚。
倒是内饰,这部分,奔驰真舍得下本。第一次进A里头,姑娘们都喜欢那套出风口,说像飞机发动机转子。方向盘带花纹触控,这手感确实舒服,仪表盘连着中控屏一体,挺有科技感。A系高配多色氛围灯晚上开着,比不少咖啡馆都柔和。听说有个隐藏亮点,后视镜加热还能半自动调节,北方冬天冻手少些骂娘的话。MBUX车机据销售吹,说什么识别语音比隔壁X1快,开口就能查天气、顺手连手机。其实用下来偶有延迟,不过,玩玩微信导航这些功能倒也顺溜。
舒适性嘛,副驾驶勉强够坐,后事情就甭提了。后排中央那个地台高得离谱,腿短些都架不着地。一直有传言说这车型其实就是为欧洲小道路设计的,像咱北城区那种上下班烂路,坑洼地开着特考验车厢隔音和悬挂,A级明显拍马赶不上自家C级。讲冷门点,A级有个装潢小花活——副驾驶手套箱带冷藏,夏天能冻瓶可乐,可惜没人宣传。
上星期碰到个搞二手的老魏,聊到A级,说前几年还有车贩收,现在都懒得看,大跌的残值让不少人都后悔冲动下订。也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奔大中型的车型,连新A都没几人认真体验过,反倒偶尔被人当买菜代步。倒是隔壁小孩他的状态奇怪,家里人图的是奔驰标,在学校门口接送小学妹,外头晃时候,打头就能唬住不懂车的。
说个跟维修有关的冷门段子,家住对门的小刘,开A系两年换过两回雨刮电机,给4S打电话说备件半年一等。还有群里那个外地上班的哥们抱怨,说新款A的沥青隔音垫容易裂,踩油门时有异响,师傅就一句“能用用,甭琢磨”。
再说点行业八卦,新老款之间其实有段小插曲。早年AMG给A级玩过高性能套件,结果市场反响平平。懂车的人笑称,A真要图性能还不如去搞高尔夫GTI,消费群体根本不对味儿。
说到年底,群里打趣说还不如留着钱过年。倒对,奔驰A这种入门车,多数人憧憬归憧憬,真动手买的怕还是少数。前几天小区保安悄悄问我:你说这A用个五六年,掉价能掉成啥样?我也答不上来。反正,羊年转眼就到,地库那几辆A一年少见几回,沾灰也没人擦,好像没人真把它当心头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