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汉密尔顿又来这套了, Q2就被淘汰,然后把责任一股脑推给车队,说啥是车队的问题,不是他不行。他真的觉得自己还能去争杆位,结果呢,连Q3的门槛都没摸到,你说气不气人。
每次都是这样,一顺风顺水的时候,就说是他个人能力强,是他的天赋。一旦遇到点挫折,车子不给力了,立马就变成车队的问题,队友的锅。这套路看得我都快会背了,真是绝了。
他那个采访我也是刷到了,语气那叫一个委屈,仿佛他才是那个被全世界辜负的天才。但是,赛场上的事实摆在那儿,他没进Q3就是没进,车队的策略或者赛车本身的性能,当然有影响,可他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之前那些冠军,确实牛,没人否认。但一个顶尖车手,不应该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最大化赛车的潜力吗?不应该是在比赛中不断调整,寻找机会吗?现在这样,好像成了那个被动的接受者,车子好了他就飞,车子不好他就碎。
你看去年,那些比赛,他多少次抱怨赛车,抱怨策略,有时候连队友都能被他“指导”一番。到了今年,这个情况好像也没有太大改善,而且他本人状态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了,之前在其他几场比赛里,只要不是前三,或者有失误,他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好像他的人生剧本里,就不该有“失误”这两个字,更不该有“没跑好”的选项。
难道他是觉得,大家都是傻子,随便说两句就能糊弄过去吗?还是说,他自己真的这么想,完全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我倒是觉得,他有时候太活在自己过去的光环里了,总觉得他应该永远是那个赛道上的王者,但赛车运动就是这么残酷,每一秒钟都可能被超越。
这个Q2被淘汰,其实也挺能说明问题的。你看其他车手,即使赛车不是最顶尖的,他们也能拼尽全力,做出漂亮的单圈。而汉密尔顿,似乎就差了那么一口气,不是说技术,而是那种不服输、硬要往上冲的劲头。
他当年跟罗斯伯格那会儿,压力多大,那可是队友啊,还是一个水平的队友,竞争得多么激烈。那时候,他也没少抱怨,但总体来说,还是能看到他在那种压力下能拿出更好的表现。
现在呢,身边换了几个队友,但问题似乎依然存在。而且,他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了,他身上肩负着很多东西,包括车队的期望,包括他自己的历史地位。
我不是说他就不行了,只是觉得,到了这个阶段,他可能更需要一些自我反思,而不是一味地将问题外部化。赛车运动,本来就是一个团队项目,车队、车手、工程师,缺一不可。
但是,当车手成为那个最容易被公众看到的一环时,他的一言一行,真的会影响很多人的判断。他这么说,无疑会给车队带来更大的压力,也可能让一些本来就对车队不满的粉丝,更加愤怒。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某种不安?可能他自己也清楚,自己不再是那个无敌的存在了,但又不愿意承认,所以只好把责任推给别人。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很多名宿,到了职业生涯后期,都会遇到这样的瓶颈。关键是怎么去面对,是用一种更成熟、更坦诚的态度,还是继续用老一套的说辞。
我只是觉得,他应该更专注于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跟车队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赛后把精力放在甩锅上。比赛成绩,最终还是得靠圈速说话,不是吗?
他有没有想过,如果他能像其他那些老将一样,在车子不是最理想的时候,依然能拼出一些令人惊叹的单圈,那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或许,这才是他现在最需要面对的,也是最考验他的地方。毕竟,谁都有状态起伏的时候,但如何在这个时刻,依然保持住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他下一次再次被批评,他还会是这样的回应吗?
声明:本文90%以上的内容是我自己写的,少部分素材是借助AI工具帮助查找和核实信息,所有内容我都仔细检查过。图片素材都是真实的,文章的目的是传递正能量,避免低俗和不良内容,希望读者理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