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能用几年?5年老电车电池靠谱吗?内行人揭秘真相

最近,关于新能源车,特别是开了几年的旧电车,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电动汽车的电池,是不是就跟咱们用的手机一样,头一两年还挺好,越往后越不禁用,最后换个电池的钱,差不多都能再买小半辆新车了?

这种担心确实很普遍,也让不少想尝试新能源车的朋友望而却步。

那么,一辆电车到底能开多少年?

新能源车能用几年?5年老电车电池靠谱吗?内行人揭秘真相-有驾

那些在路上跑了五年以上的老电车,它们的电池真的已经到了衰退的边缘吗?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事儿聊透彻,看看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件事,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跟手机电池虽然原理相似,但在耐用性和设计标准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汽车作为大宗耐用消费品,它的核心部件设计寿命,肯定要比手机这种快消电子产品长得多。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两种动力电池,一种是三元锂电池,另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

这两种电池各有千秋,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能让车的续航里程做得更长;而磷酸铁锂电池,特别是我国自主品牌比如比亚迪等企业主推的技术路线,它的突出优势是安全性高、成本更低,而且特别“长寿”。

这个“长寿”是怎么衡量的呢?

行业里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叫做“循环寿命”。

一次完整的充放电,从0%到100%再用完,就算一次循环。

一般来说,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在经历大约1000次完整循环后,电池容量还能保持在出厂时的80%以上。

而磷酸铁锂电池就更厉害了,它的循环寿命普遍能达到2500次以上,甚至更多。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咱们可以换算成日常使用的时间。

假设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开车上下班,一个星期可能也就充一到两次电,一年下来大概是100次左右的充电次数。

新能源车能用几年?5年老电车电池靠谱吗?内行人揭秘真相-有驾

即便是对于充电非常频繁的用户,比如跑网约车或者经常长途自驾,我们就算他一个月充20次电,一年下来也就是240次。

用磷酸铁锂电池来计算,2500次的循环寿命,足够这样高强度的用户使用超过10年。

所以,车企普遍提供的“8年或16万公里”的电池质保,其实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底线承诺,它绝对不是电池的“死亡倒计时”,更像是厂家给消费者的一个“最低保障”。

理论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现实中的情况。

毕竟实验室数据再好看,也得看实际道路上的表现。

去年,国内就有一个权威机构,专门针对市面上已经使用了5年的新能源汽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检测。

结果非常令人振奋,数据显示,这些跑了五年的“老兵”,它们的电池容量平均保持率,达到了87.2%。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一辆五年前出厂时标称续航是400公里的车,在正常使用五年后,它的实际满电续航大概还能跑到350公里左右。

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和城市周边游来说,这点衰减带来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还有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某个国内知名品牌对自己2018年售出的一批热门车型进行了回访实测,在抽查的60辆车里,只有3辆车的电池健康度低于80%这个公认的“及格线”。

这个比例,足以说明当前主流电动汽车电池的可靠性已经相当高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电池本身这么耐用,为什么我们总能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说自己的车续航掉得特别快呢?

其实,很多时候,电池寿命的过快衰减,问题并不出在电池本身,而是源于一些我们不经意间的用车坏习惯。

新能源车能用几年?5年老电车电池靠谱吗?内行人揭秘真相-有驾

有三个“隐形杀手”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个就是“满电强迫症”。

不少车主习惯把电车当手机一样,电量一掉到百分之八九十就心里不踏实,非要插上充电枪,而且每次都必须充到100%才罢休。

但实际上,锂电池长期处于满电的高电压状态,其内部的化学活性物质会加速老化,就像一根橡皮筋,你总是把它绷到最紧,它自然就更容易失去弹性。

最健康的充电方式,是尽量让电量保持在20%到80%的区间内,随用随充,浅充浅放。

第二个杀手是“快充依赖症”。

快充虽然方便,解了燃眉之急,但不能把它当成常规的充电方式。

快充的原理是用非常大的电流在短时间内给电池充电,这个过程对电池内部结构是有冲击的。

长期高频率地使用快充,容易导致电池内部产生结晶,增加内阻,从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慢充虽然速度慢,但电流平稳,对电池是一种更温和的“滋养”。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平时以慢充为主,应急时再用快充。

第三个杀手则是“极端温度”。

锂离子很“娇气”,它对工作温度有要求。

新能源车能用几年?5年老电车电池靠谱吗?内行人揭秘真相-有驾

在严寒的冬天,它的活性会降低,导致续航打折扣;在酷热的夏天,如果车辆长时间暴晒,电池温度过高,又会加速其内部化学反应,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在极端天气下,尽量把车停在车库,或者在充电前让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先对电池进行预热或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产车在电池温控技术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智能化的BMS能够极大地保护电池免受极端温度的伤害。

最后,我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成本问题。

就算电池真的用到需要更换的那一天,费用会是天价吗?

这个观念也需要更新了。

首先,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市场信心的建立,二手电动车的保值率正在稳步回升。

去年,五年车龄的电动车二手残值率首次突破了45%,这意味着大家已经认识到,电动车的电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我们国家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和技术进步,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在过去几年里出现了“跳水式”的下降。

过去换电池可能要占到整车成本的四成甚至更多,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25%以内。

甚至有自主品牌车企推出了非常亲民的电池焕新套餐,花费一万多元就能为老车换上一块全新的电池。

这个价格,相比燃油车动辄上万元的发动机或变速箱大修,已经显得相当有竞争力了。

就像那位开了32万公里的网约车司机老张,他的国产电动车高强度运营,中间换过一次电池,花了4万块。

听起来不少,但他自己算了笔账,平摊到每公里,电池的成本还不到两毛钱,加上便宜的电费,综合算下来,比开燃油车省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能源汽车,它的电池早已不是一个脆弱的消耗品,而是一颗越来越强劲、越来越耐用的“心脏”。

那些关于五年老电车电池就不行的说法,在海量的事实和数据面前,早已站不住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