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福清市出台了一项关于网约车管理的新规定,在司机师傅们的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个新规定,用大白话讲就是“一辆车只能绑定一个平台”。
如果你在这家平台干得不顺心,想换到另一家去,那就得先把你现在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给注销了,然后再重新申请一张新的。
这个政策的初衷听起来是好的,说是为了让责任更清晰,万一出了什么交通事故或者服务纠纷,乘客和监管部门都能一下子找到负责的平台,避免了以前那种几个平台互相推诿扯皮的麻烦。
这个想法,咱们老百姓都能理解,安全第一,责任分明,是好事。
但是,一个政策好不好,不能只看它的出发点,还得看它在现实中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对于每天在路上奔波的网约车司机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规定,却可能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过去,很多司机为了多接单、多挣钱,手机里会同时装着好几个打车软件。
这就好比咱们逛商场,哪家店打折力度大、东西又好,咱们就去哪家消费。
司机们也是一样,哪个平台派单多、奖励高、抽成低,他们就优先接哪个平台的单。
这种模式下,司机有充分的选择权,平台之间也需要相互竞争,用更好的待遇来留住司机。
这不仅让司机能多一份收入,也让城市里的运力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乘客在高峰期也更容易打到车。
可现在,“一车一平台”的规定一出来,情况就完全变了。
司机们从前那种可以“货比三家”的灵活状态,一下子变成了“别无选择”的绑定状态。
你选择了一个平台,就等于把未来一段时间的生计都押在了它身上。
这个平台派单机制合不合理、抽成比例高不高,你都得先受着。
因为想要“跳槽”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注销再重办运输证,整个流程走下来,少说也得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里,车子不能上路接单,但车贷、保险、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可一天都不会停。
这就等于,司机如果对平台不满意,想要换个地方,就得先做好“停工半个月”的思想准备和经济损失,这道门槛,对大多数靠开车养家糊口的司机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当司机失去了用脚投票的自由后,平台的话语权就变得空前强大。
咱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地方只有一家商场,那这家商场里的东西卖得贵不贵、服务态度好不好,咱们消费者是不是就没那么多挑剔的余地了?
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网约车市场上。
有司机反映,在一些已经实行类似政策的城市,有的头部平台就开始悄悄地提高抽成比例了。
以前可能抽百分之二十,现在司机被绑定了,跑不掉了,就敢把抽成涨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
司机们心里有怨气,想联合起来跟平台谈一谈,可能连个发牢骚的群都很快会被解散。
这种情况下,司机的议价能力几乎等于零。
更让司机们感到无奈的,是一些平台所谓的“技术操作”。
比如,为了吸引乘客,平台会在乘客端显示一个很优惠的“折扣价”,让乘客觉得打车很便宜。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折扣的成本,很多时候都转嫁到了司机头上。
乘客付的钱少了,但平台可能会在后台调整计价规则,让司机端的收入也跟着降低。
有司机就接到过这样的单子,跑了七八公里远,乘客那边显示付费十二块钱,平台抽完之后,司机到手只有八块钱。
扣掉车辆的损耗和电费油费,这一单几乎就是白跑,甚至还要亏钱。
司机们开玩笑说,这比以前街边的“黑摩的”挣得都少,心里那份憋屈可想而知。
这种政策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司机收入减少那么简单,它会像涟漪一样,一圈圈地扩散开去,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需要打车的乘客。
首先,当司机被牢牢绑定在单一平台,而这个平台的派单又不那么智能时,车辆的空驶率就会大大增加。
司机送完一个乘客,可能要空着车跑很远才能接到下一单。
这不仅浪费了司机的成本,也浪费了整个城市的道路资源和能源。
其次,市场竞争会急剧减弱。
那些规模较小、本来靠着更人性化的政策和更低抽成来吸引司机的中小平台,在“一车一平台”的规则下,会失去最大的竞争优势,很难再从巨头手里抢到司机资源,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有其他城市的经验表明,类似政策推行后不久,就有好几家小平台难以为继,最终倒闭。
当市场只剩下一两家巨头独大的时候,对于乘客来说,选择就变少了,服务质量和价格,恐怕也难有更好的期待。
我们可能会发现,在一些偏远地段或者深夜时分,打车变得越来越难,即便愿意加价,也长时间没有司机接单。
因为对于被“圈养”的司机来说,接这种单子可能并不划算,他们没有动力去响应。
说到底,管理网约车市场,规范秩序,保障安全,这个大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但如何去管,用什么方法去管,这里面有大学问。
把司机和车辆进行强制绑定,虽然在表面上让责任主体变得清晰,但也可能无意中扼杀了市场的活力,削弱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最终形成一个司机、乘客和中小平台都受损,只有头部平台“偷着乐”的局面。
其实,要规范平台,还有更直接、更精准的办法。
比如,像深圳那样,由政府出面划定一条明确的“抽成红线”,规定平台的抽成比例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这样一来,就直接从根源上保护了司机的合法收入,让司机能劳有所得。
同时,平台之间依然可以在规则范围内,通过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来展开良性竞争。
这种管理方式,既能管住平台可能出现的“吸血”行为,又保留了市场的灵活性和司机的选择权,或许才是一条更能实现多方共赢的道路。
一个好的政策,应该是疏导而不是堵截,是激活而不是捆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