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是件大事。

看车的时候,除了关心价格、空间、省不省油,有时候也会被一些特别的设计给吸引住。

就比如说那个车门,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绝大多数的车,车窗玻璃外面都有一圈黑色的金属框,把玻璃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

但也有一些车,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就特别运动、特别贵的跑车,它的车门上是没有这个框的,玻璃直接光秃秃地升上来,一开门,就一块玻璃,显得特别利索,特别帅气。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这个东西,行话叫“无框车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玩意儿就是高档车的代名词,你要是跟人说想在十几万的家用车上看到它,人家都得觉得你是在做梦。

可现在这世道变得太快,有人说,现在你口袋里揣着不到六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台带无框车门的崭新小汽车了,您敢信吗?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前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怎么突然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呢?

这事儿得先从这个“框”说起,它到底有多重要,拿掉它又有多麻烦。

咱们平时看着不起眼的那个车门窗框,其实是个干着好几样重要工作的“顶梁柱”。

首先,它是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能增加车身的刚性。

说白了,就是让车身更结实。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万一有个侧面碰撞,这个框能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保护车里人的安全。

其次,它给车窗玻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轨道和密封槽。

玻璃在这个框里上下滑动,既平稳又顺畅,关上门之后,玻璃严丝合缝地嵌在密封条里,外面的风声、雨水都很难钻进来。

所以,这个框虽然看着普通,但技术上是非常成熟和可靠的。

那么,一旦把这个“顶梁柱”给取消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的技术难题。

第一个问题,玻璃没地方靠了,怎么保证它稳固?

车在路上跑,尤其是速度快的时候,风的压力是很大的。

一块没有框架支撑的玻璃,如果不够结实、不够稳定,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发生抖动,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必须设计一套更复杂、更强壮的玻璃升降机构。

普通车门用一个单轨道的升降器就够了,而无框车门至少得用双轨道,才能像两只手一样,在玻璃升降和关闭时都牢牢地夹住它,保证其纹丝不动。

光是这套升降机构,成本就是普通单轨的三倍以上,这可都是实打实的钱。

第二个问题,车身的强度怎么办?

门框的结构作用没了,这部分缺失的强度就得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车门本身和车身侧面的柱子(B柱)上“下猛料”,比如使用强度更高、更厚的钢材,增加内部的加强筋。

这样一来,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又上去了。

第三个,也是最让工程师头疼的问题,就是密封和隔音。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有框车门,密封条是镶嵌在门框里的,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密封效果非常好。

而无框车门,玻璃是直接和车顶框上的橡胶密封条接触。

这就对密封条的材质、形状、以及安装的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只要有一丁点的偏差,或者橡胶老化得快一点,高速行驶时那“嗖嗖”的风噪声就能让人心烦意乱,下大雨或者去洗车的时候,车里就有可能变成“水帘洞”。

为了达到和有框车门一样的密封隔音效果,车企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使用更高级的密封材料,并进行无数次的风洞测试来优化设计。

所以您看,为了实现那个“拉风”的效果,背后需要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咱们举个实际的例子,上汽大众的凌渡L,算是近些年把无框车门价格打下来的一个代表了,但它的售价依然要比同平台的速腾贵上两三万元。

这多出来的钱,很大部分就花在了这套无框车门系统上。

而且,这不仅仅是买车时贵,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也高得吓人。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凌渡L的一块侧窗玻璃如果要更换,费用可能高达4800元,那一圈关键的密封条换一次也要2000元左右。

这么一算,这“帅气”的代价确实不小,也难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家用车企都不愿意碰这个“烫手山芋”。

然而,这个看似难以逾越的技术和成本壁垒,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浪潮面前,似乎变得没那么牢不可破了。

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的主角——东风纳米01。

这是一台起步价不到6万元的纯电动小车,却做到了全系标配四门无框车门,这在汽车行业里可以说是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首先,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规模效应。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当电机、电池、电控这些核心部件的成本被大幅摊薄后,车企就有更多的预算可以投入到一些提升产品体验和设计感的地方。

其次,制造工艺和设计技术的进步,让过去许多高成本的难题有了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制造成本。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市场竞争策略的转变。

在6到10万这个价位的小型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程度,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车型个个都是高手。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续航、空间这些大家都在比拼的方面硬碰硬,不如另辟蹊径,用“无框车门”这种过去只属于高端车的配置,来吸引那些追求个性、注重颜值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用户。

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赌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这种设计带来的“情绪价值”买单。

那么,抛开这个最亮眼的标签,这台车本身的产品力到底如何呢?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从外观上看,纳米01走的是那种圆润可爱的设计风格,封闭式的前脸配上细长的LED大灯,看起来有点像个来自未来的小精灵,很讨人喜欢。

尤其是这次改款新增的“精灵绿”车漆,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复古的墨绿色质感,让这台小车显得很有品味,甚至有几分经典老车“MINI COOPER”的味道。

车身侧面,隐藏式的门把手让车身看起来非常光滑完整,而当你拉开车门的那一刻,无框车门带来的那种通透感和高级感,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好看,它还有一些实用的小优点。

比如,坐在车里往斜前方看,因为没有了粗壮的窗框遮挡,视野会感觉更开阔一些。

还有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下雨天,你可以先把车窗降下来一点,在车里从容地把雨伞撑开,再伸出车外,整个过程非常优雅,不会被门框别到手。

别看这台车长度只有4米多一点,但它的轴距却达到了2米65,这在同级别小车里是非常出色的数据。

大人,时代变了,6万块代步车也配上无框车门了!-有驾

这得益于纯电平台的优势,可以把四个轮子尽量往车辆的四个角布置,从而把中间的空间最大化地留给乘客。

实际体验下来,一个身高1米73的成年人,在前排调整好驾驶坐姿后,坐到后排,腿部前面依然有接近两拳的空余,完全不会感到憋屈。

当然,受限于车身宽度,后排如果坐三个人会比较拥挤,但这对于一台主要用于城市代步的小车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除了一个深度不错的后备箱,它的车头还有一个容积27升的前备箱,平时放个双肩包、买的菜或者一些零碎物品,非常方便。

坐进车内,如果把方向盘上的车标挡住,你很可能会以为自己坐进了一台法国车里。

车内采用了大量的撞色设计和菱格纹路,加上一些类似皮带扣的装饰件,营造出一种法式箱包般的轻奢氛围,这种设计对于女性用户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在实用性方面,它也考虑得很周到,中控扶手区域分成了上下两层,高配车型还提供了50瓦的手机无线快充,储物空间也足够日常使用。

车机系统由一块5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2.8英寸的中控大屏组成,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起来也比较流畅。

不过,说句实话,那块5英寸的仪表盘确实有点偏小,上面的字体显示不够大,开车时需要特意低头去看,这一点如果能改进会更好。

至于动力和续航,它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70千瓦的电机,对于这样一台小车来说,动力响应非常轻快,在城市里开,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并线超车,都游刃有余。

根据电池容量不同,它有330公里和43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

对于大部分只是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周末逛街的用户来说,这样的续航水平,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使用成本非常低,而且全系都支持快充,偶尔需要跑个小长途,补能也比较方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