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万买5.7秒破百!影豹R为何受欢迎却不热销?销量为何难提升?
9.8万,就能买到5.7秒破百的车?
听起来像梦。
但影豹R做到了。
265匹马力,400牛米扭矩,8AT变速箱,零百5.7秒——这数据,搁三年前,能上热搜三天。
现在呢?
月销八百多台。
2021年,它可是月销过万的“青年战神”。
街头巷尾,全是那溜背造型和双边四出排气的影子。
年轻人说:这才是国产性能车的样子。
可到了2025年,成都车展上,它的展台前人不多。
冷清。
不像当年。
为什么?
叫好不叫座,到底卡在哪?
先看账面。
影豹R,硬实力没得黑。
2.0T高功率发动机,调校激进。
起步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怼到后背。
实测5.87秒破百,比官方还快。
同价位?几乎没有对手。
哪怕是某些主打运动的日系性能车,也得认这个成绩。
外观更不用说。
前脸夸张,獠牙式进气口,配上低趴姿态。
车身线条锋利,像一把折刀。
4753mm车长,2736mm轴距,在A级轿跑里算大块头了。
开出去,回头率依旧在线。
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它全堆上了。
配置也够意思。
双联屏、雅马哈音响、360影像、氛围灯……
甚至还有L2级辅助驾驶。
终端优惠后,裸车价压进10万内。
性价比?看起来炸裂。
那问题出在哪?
变速箱。
三个字,毁所有。
从2022年开始,投诉平台就陆续出现“异响”关键词。
低速换挡,“咔”的一声。
像齿轮咬住了铁皮。
不少车主录了视频,发到论坛。
4S店技师试驾后点头:确实有。
厂家回应呢?
“这是正常机械声,不影响使用。”
正常?
谁家自动变速箱跟手动一样“嘎嘣”响?
后来升级程序。
ECO模式顿挫是少了。
可新问题来了——油门踩下去,转速飙到3000,车才动。
起步像被点了穴。
舒适模式更离谱,加速时突然卡住,仿佛断油。
驾驶逻辑混乱。
你说这是运动调校?
不。
这是失控。
传动系统顿挫、异响、延迟……
这些问题,在主打“操控”“激情”的车上,致命。
你再快,5.7秒破百。
可每天上下班,走走停停,耳朵听着“咔咔”声,心里是什么滋味?
激情没了。
只剩烦躁。
一位老车主说:“我买它是想爽的。
结果天天担心变速箱会不会坏。”
心寒。
而这,不是个例。
车质网、黑猫投诉上,相关案例仍在增加。
2025年6月,仍有用户反馈“行驶中异响严重”“换挡冲击大”。
问题,似乎从未根除。
更麻烦的是,信任一旦崩塌,重建极难。
早期厂家应对迟缓,一句“正常现象”伤了多少期待的心?
爱之深,责之切。
曾经有多热捧,如今就有多失望。
市场也在变。
三年前,10-15万区间,性能燃油车寥寥无几。
影豹是少数选择。
现在呢?
混动大军杀到。
比亚迪、吉利、长安,全上了插混。
油耗4升,还能提速快。
安静。平顺。
影豹自己也出了混动版。
GMC2.0系统,WLTC油耗4.33L/100km。
可消费者问:既然都混动了,为什么不直接选电车?
纯电体验更彻底。
没有顿挫,没有异响,只有丝滑。
燃油性能车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
而影豹,恰好卡在转型的夹缝中。
它想当“小钢炮”。
可基础素质不过关。
驾驶质感,被一个变速箱拖垮。
想想看。
一台车,宣传语是“5.7秒破百”。
可实际开起来,低速抖、换挡响、逻辑乱。
宣传越猛,落差越大。
消费者会觉得:被耍了。
口碑,就是这么一点点磨没的。
论坛里,老车主还在争论:“改个阀体就好了”“刷程序能解决”。
可潜在买家只想知道:我花十来万,能不能安安稳稳开三年?
没人想当小白鼠。
更深层的问题是——
性能,真的是大众刚需吗?
多数人买车,图的是省心、省油、空间大。
偶尔激情一下?可以。
但不能以日常舒适为代价。
影豹R把性能拉满,却在可靠性上打了折扣。
方向错了。
年轻消费者变了。
他们懂车。
会查投诉榜,会看拆车报告,会上论坛比对故障率。
光靠颜值和参数,骗不了多久。
传祺或许忘了——
车,首先是交通工具。
其次才是玩具。
影豹的悲剧在于:它本有机会成为一代经典。
它点燃了国产性能车的火苗。
可火焰还没烧旺,就被自己的“通病”浇灭了。
要翻盘,难。
但并非不可能。
前提是——
彻底解决变速箱问题。
不是敷衍升级,不是话术公关。
而是召回、更换、根治。
重新建立信任。
同时,调整定位。
别再只喊“5.7秒破百”。
要说“平顺如初,可靠如钟”。
性能可以保留。
但必须建立在品质之上。
否则,再便宜的“性能车”,也只是廉价的妥协。
消费者不傻。
他们记得影豹曾带来的热血。
但也记得,那挥之不去的“咔咔”声。
下一次成都车展。
希望它的展台前,不只是情怀在撑场。
而是真有让人放心买它的理由。
毕竟。
我们乐见国产性能崛起。
但更乐见,它走得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