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车展又来了,岁月如车轮滚滚,这届轮到第28次了。本地人说:车展年年有,今年特别牛。跨界新旧势力涌动,油电混合尬舞,新能源AI正襟危坐,连机器人都排上了号,好像不搞点超纲的科技,你都不好意思来秀一把。120个品牌扎堆22万平米展区,把汽车界变成了“春熙路”,只不过这一路不是买衣服的,而是拷问钱包灵魂的。
官方给的主题叫“领潮而立,向新而行”,翻译成人话——咱们打算继续装潮牌,也想顺便捞点新钱。唉,成都人果然会玩,连口号都用味道。为了把场子撑起来,各家车企拼了命的堆人堆车,边上展模特边放AI,车内娱乐系统吊打自家电视,恨不得把修仙礼包塞进后备箱。这场盛宴,有点像朋友圈炫富大赛,但谁真有金,谁是金箔塑料糖纸,连本地杠精都分不清。
本届展馆如迷宫般错乱分布,普通群众进去基本等同于时下最流行的“盲盒探险”。1号馆,比亚迪、长城、丰田轮番上阵,油与电在这里第一次达成了统一战线。那些琳琅满目的新车型,一个个名字长得能绕地球三圈。长城带着一堆坦克猛兽,试图说服消费者,成都是沙场而不是火锅店。丰田一边推纯电,一边坚守油车底线,比亚迪直接开外挂,王朝、海洋齐聚,还有“天神之眼”观摩区,买车顺便还能横扫神话体系。
2号馆以“新能源后宫”出道,吉利银河、别克荣威MG一锅端,让你感觉所有宇宙级名词都被车圈收割干净。别克手一挥,甩出“至境”子品牌,听起来比葬爱家族还要酷炫。鸿蒙系新能源车出现在人群聚光点,问界们高举智能大旗,AI语音吆喝得比小区大妈还勤快。
3号馆和4号馆玩高端,岚图、极狐、奥迪、蔚来、奔驰,听名字就跟十几年前的楼盘名字一样,个个自带“豪宅基因”。蔚来把ES、ET、EX搬来三大阵仗,奔驰忙着把AMG那点赛道情结混进“清华同方”风格纯电CLA里,现代顺手丢进一台赛事限定版,告诉世人你可能买不起,但你可以现场合照发个朋友圈。
继续逛下去,5号馆则包给了奇瑞集团,旗下品牌多得像本地串串配菜:捷途、iCar、星途、威麟……你随便挑,售后都有锅底。iCar为了彰显自己的姿态,分出复古、军迷、咖啡甚至赛博版,每辆都在证明“千车千面”,说白了就是强行为网友DIY找理由。顺便展了下V23复古+“军迷”限定,这下真把二次元和退伍兵一锅端了。旁边是威麟皮卡,高喊着“智能生态”归来,皮卡车主们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谁还要啥轿车?皮卡占山为王。
而车展的一汽-大众也不甘示弱,直接甩出重磅捷达VS8,光看外观内饰你就知道,德系设计师多年来最执着就是改水杯架的位置,但人家配置丰富倒是没话说,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瓶装旧酒”,让你以为买了新车,其实只是logo位置换了个方向。
雷达展区则在8月30日上演“加速激情”,地平线EM-P插混上场,官方数据写得跟超级跑车一条线:“0-100km/h加速6.3s!”对于成都堵车星人来说,这成绩的唯一结果是你能快点被下一个红灯收割,无论是260kW还是914Nm,动力再猛终归跑不过KTV门口的停车难。
更有小鹏汽车,一边扯着“AI改变世界”的大旗,一边把小鹏P7、机器人IRON、图灵芯片、电池、超充系统一锅端。你以为逛的是车展,其实是进了AI大会。以后买车也许不是看百公里油耗,而是要问:“你家AI智驾有几擎?可以陪我聊24小时的废话么?”
红旗也玩硬件升级,“天工”系列直接把三电系统堆到满级,三元锂电池+900V快充,剩电量10%能在12分钟冲到80%,这速度大概只和产品经理喝完一杯咖啡时间一样长。红旗天工05、06升级上市,售价区间拉开帷幕。说是“豪华平权”,其实本质就是让你花多点钱实现“祖传买车梦”。
再往里走,各种品牌抱团登场。宝马和沃尔沃迎头赶上,宝马X3 M50和M2 CS展露肌肉,沃尔沃XC70则在一边幽幽吐槽:“环保我最懂,你们继续玩速度吧。”奔驰宝马奥迪仨朋友圈同台飙车,消费者浇了顶级咖啡后的结果就是选择困难症爆表,转身只能拍个合影回家。宁德时代也没闲着,搞了个钠新——钠离子电池,号称要接管重卡,这下连开货车的师傅们都得紧跟新时代。
陕西关中人喜欢说:“大展,咱都是来凑热闹的。”其实成都人心里有数,现场真掏钱买车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人等着“新车发布会抽送充电宝”,或者拿点周边贴纸回去装扮电驴。更何况,买不起车的早就改造电驴,新能源车扎堆,车主互殴,最后还不是城市新能源报废潮的鲜活样本?这场消费盛宴氛围感拉满,资本、科技、政策、噱头全员到齐,能不能扭转消费观就靠朋友圈刷屏和短视频估计量。
成都做车展,总有人说这是西部崛起的信号,产业升级的排头兵。我信,毕竟没谁敢往前面冲。中国汽车产业也的确调转船头,摆脱“山寨”的帽子,不再专注于贴标造车,而是真枪实弹搞技术。智能驾驶、可充电、机器人陪聊加持,你以为出了车厂直接能“上天”;但回头想想,道路就只有那三米宽,两旁还被占道摆摊和外卖电瓶车堵死。智能再升级,车位永远是一车难求,停车费涨得比电价还费电。
有人说,汽车是拉动中国工业的火车头。实际一看,倒像变形金刚横行,什么都想搭上线。疆域辽阔,带宽飞跃,国产汽车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智能化镀金大路”。国产没了当年“低端货”的尴尬,合资车企则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绅士乐队”:表面笑眯眯,心下哭唧唧,只怕下届展会新品还没来及亮相,官宣就被新能源葬送。
说到底,这届成都车展不仅是“车厂的奥斯卡”,还是一场现实版的消费心理剧。来逛展的群众像是在菜市场,嘴上喊着要纯电油混,一转头就问“送不送流量卡”;台上大佬们高举智能车钥匙,台下粉丝递上,一拍大腿凑单砍价,最后都得靠小程序留步。
“时代深度对话”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你说一句,科技说一句,谁也没说出重点。车展终究不过是资本与梦想的秀场,等霓虹高光暗淡,展车缓缓归位,剩下的只有门票、日程表和自拍照。时代一直在往前跑,可我们的钱包和车位还是原地打转,想想有点荒诞,也挺温柔。
有人问我成都车展看出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车展多高端,最后我们还是要骑共享单车回家的。这才是中国式车展的终极浪漫,也是时代的温柔一刀。
人类的本质终究是围观,哪怕围观的只是自己买不起的未来。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