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RAV4双擎顶配跌至17万,合资混动开始“自卷”

近日,一则来自天津某4S店的消息震惊车圈:原价23.88万元的丰田RAV4荣放双擎四驱顶配车型,裸车价已跌破17万元,相当于直接砍掉一台五菱宏光MINI EV的价格。销售拿着库存单的手都在抖:“这价格放在三个月前,得被厂家罚穿底裤。”

价格“自刀”,把合资混动拉进血海

5月RAV4销量19618台,直接给国产混动SUV上了一课。当自主品牌还在18万区间“挤牙膏式”降价,丰田已挥起价格屠刀,把四驱混动卖出了两驱价。本田CR-V经销商连夜重做报价单,日产奇骏销售开始焦虑,比亚迪宋PLUS DM-i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策略。

动力升级,体验提升明显

坐进车内踩下油门,2.0L燃油版顿时显得“喘不上气”。E-Four电子四驱在湿滑泥地表现出色,青岛一位车主实测满载+开空调跑高速,表显油耗仅5.1L/100km,比官方数据还低。当然,也有车主吐槽:“油箱缩水到45升,加个油跳枪快得让人心慌。”

内饰简陋但性价比“真香”

塑料感强烈的内饰在17万的价位下显得“情有可原”。门板敲击声与卡罗拉如出一辙,高速风噪依旧需要音乐掩盖。论坛“滨海大叔”边吐槽边夸:“座椅加热只有顶配有?老子用省下的油钱包了Alcantara车顶!”刹时的动能回收系统像“被无形大手拽住”,刹车点头又暴露了悬挂的廉价感。

丰田RAV4双擎顶配跌至17万,合资混动开始“自卷”-有驾

四驱系统:快慢之间,争议不断

4S店演示单轮脱困时,前轮空转三秒后轮才介入——比奇骏机械四驱慢两拍,却比CR-V的适时四驱更果断。北京一位车主在山道雪夜脱困后狂吹:“这玩意比奥迪quattro实在!”转头又吐槽电子稳定系统在冰雪路面上“装死”。

丰田RAV4双擎顶配跌至17万,合资混动开始“自卷”-有驾

库存车真相:卖一台亏三万

降价狂欢背后,是大量库存车的“清仓甩卖”。撕开座椅膜,2023年7月的出厂铭牌刺眼;方向盘左侧的油光暴露了展车身份。销售小声嘀咕:“现在卖一台亏三万多,全靠厂家返点续命。”长春工厂的零件采购价据说比三年前下降了两成,维修车间里甚至堆起了生锈的变速箱壳体。

老车主心碎:加油时手都在抖

二手车市场一片哀嚎。2018年的RAV4残值只剩13万,当年加价提车的车主看着17万的新顶配,加油时手抖得差点插错油箱盖。更扎心的是对比汉兰达——同款混动系统贵了13万,陆放顶配甚至敢叫价35万,差价够再买一台比亚迪海鸥。

同行“破防”:CR-V销售咬碎后槽牙

本田4S店咬牙死守22万底线,眼睁睁看着客户被丰田截胡。有经销商自嘲:“人家拿顶配当乞丐版卖,我们还在用低配充门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CR-V准车主退订金、转投荣放的魔幻剧情。

维修成本高企:省油不省钱?

维修老师傅揭开省油真相:镍氢电池虽耐用,但单组更换报价高达2.8万元,五年省下的油钱都填不平。车间里趴窝的荣放多半是过保后电池故障,车主举着维修单骂街的视频正在抖音热传。

用户“捡漏”狂潮:理性蒸发

17万买顶配的诱惑让理性蒸发。天津大妈拎着菜篮子冲进4S店:“给我来台最便宜的!”听说混动顶配才17万,当场刷爆退休金卡。年轻夫妇甚至拿买房首付提车,美其名曰“省油钱抵月供”。这些魔幻交易在六月销量报表中化作19618个扎眼数字,连丰田中国高管都吓出冷汗。

试驾测试:动力强,底盘弱

车评人试驾时甚至带着矿泉水瓶上车。起步时瓶子稳如泰山,60km/h急刹却直接翻倒——丰田把成本全砸在动力系统上,底盘省下的钢板在关键时刻现了原形。关车门时那声薄铁皮的震颤,是给“捡漏者”最后的警告。

丰田RAV4双擎顶配跌至17万,合资混动开始“自卷”-有驾

丰田RAV4双擎顶配价格跌破17万元,不仅打破了合资混动“高高在上”的价格壁垒,也给国产混动带来了巨大压力。动力强、油耗低、性价比高,成为它新的标签。但与此同时,库存车风险、维修成本高、底盘廉价感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17万买顶配,是捡漏还是入坑?或许只有真正开过的人才知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