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问界M7新车合格证风波让不少消费者直呼"看不懂"。
据多位车主反映刚提的新车还没捂热乎就发现合格证上的电池参数跟官方宣传的不一样——宁德时代的电芯变成了江苏时代的产品编号。
"这事儿就跟买手机发现包装盒里装错充电头似的",一位车主在维权群里说出来的话引起不少人共鸣。
最蹊跷的是连见多识广的车管所工作人员都摇头:"干了十几年没见过这种操作"。
要知道华为参与的智能汽车项目向来以"军工级品控"著称,"零缺陷管理"四个大字还挂在工厂墙上呢!
现在闹出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低级错误就像五星大厨炒菜忘放盐那么离谱!
咱们不妨冷静下来想想:有没有可能这压根不是简单的生产事故?
从产品出厂前的质检流程来看至少得过三道关卡——零部件供应商自检、整车厂复检、第三方机构抽检;涉及车辆认证的合格证更是要在工信部系统备案核对三次才能打印出来!
但凡有个环节稍微认真点都不至于捅这么大篓子!
那些说这是普通工作失误的说法实在站不住脚!
这就好比高考考场监考老师集体打瞌睡让考生自带小抄进场一样荒谬!
更大的可能性是有人故意在供应链环节动了手脚或者在认证文件上做了手脚要不然没法解释这么明显的漏洞怎么会一路绿灯通过层层审核!
这时候就得说说新能源车市场的暗流涌动了!
今年前三个季度问界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直接把某些老牌车企的市场份额吃掉一大块儿!
前两天还有媒体爆出某品牌经销商给员工下任务:"每卖十台车必须抢回来三个问界订单"。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谁敢保证没有人在背后耍手段?
面对这种情况光靠企业自查自纠恐怕不够了!
我倒是觉得可以学学当年格力举报奥克斯的做法直接公开悬赏征集线索只要证据确凿就给重奖500万现金起步这样才能发动群众力量把藏在阴影里的黑手揪出来!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事说不定就是厂家自己的锅该认栽就得认栽但别忘了华为在合作造车上一直坚持只做增量部件供应商的身份要是这次真被坐实产品造假那可就真是黄泥掉裤裆说不清了所以当务之急要么拿出铁的证据自证清白要么干脆亮明态度重申自己只提供智能驾驶系统的立场毕竟人家官网上白纸黑字写着"帮助车企造好车"可不是替别人背黑锅的呀!
说到底这场风波既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野蛮生长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路上必经的阵痛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真相如何最终都要回归到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上来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各位看官您怎么看待这次离奇的合格证乌龙事件?
到底是行业竞争的暗战还是单纯的质量管控失守?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咱们一起聊聊这件事背后的门道也请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关乎消费者权益的大讨论中来!
(字数统计:973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