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在想,中国做汽车这件事,到底有多卷?你看,曾经一说造车新势力,大家都把“蔚来、小鹏、理想”挂在嘴边,生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但现在看看,榜首变成了零跑汽车,华为家族的鸿蒙智行紧随其后,小米汽车也混得风生水起。蔚小理三个名字竟然没进前三。这是不是挑战了我们对所谓“新势力”的理解?难道说,中国的汽车圈连“新势力”这词都在更新换代?
以前我们看造车新势力,都有点像看科技圈。谁的技术牛、谁的概念新、谁的融资多。但是现在你发现没,零跑能冲到第一靠的是价格真便宜,5万块钱一台纯电汽车,甚至比很多电动摩托都便宜。这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我们也活得挺现实:这年头大家更卷价格了。我敢说,零跑现在的路子,有点像早期比亚迪。都说比亚迪价格杀手,现在零跑啪一下就把价格打到地底下,你说怎么玩?
有人说这招是不是有点“low”?但再想想,比亚迪靠性价比坐稳了新能源老大,现在谁还敢说“性价比没用”?所以很多人替蔚小理心疼,说它们坚持的是高端路线,结果新能源市场一下子变成了“谁更便宜谁排前”的野蛮生长时代。这其实隐含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新能源车?性能?品牌?还是买得起?
再看看鸿蒙智行,那真是强在背后有大佬助阵。华为的软件系统直接插手造车,自家手机大卖的逻辑搬到车上,这些合作商就打个“鸿蒙”旗号,分分钟变高端。你仔细瞧瞧,车头贴着华为logo的鸿蒙智行,虽然套路高端,但销量健康,一周能卖1.04万辆,不比那些传统合资厂商差。这里我想问句:你真的在意车是谁造的吗?还是只要是华为参与你就放心?
说实话,很多品牌崛起靠的都不是传统车厂那种几十年捣鼓机械的功夫,而是“谁能蹭上流量,谁能和科技巨头合作”。鸿蒙智行的车都是主打高端和商用,有种“本土豪车替代BBa”的气势。以后你在路上看见,不用再琢磨它是奔驰还是宝马,也许国产品牌就是新潮流。
至于小米汽车,有一说一,很多人对雷军的“造车梦”都有点看法。但人家就是能搞出来点事,产能都不够,竟然能一周卖将近1万辆。我想,大家买小米汽车,一多半是冲着雷军去的。“雷总没让人失望过”,这话在科技圈用了十几年,现在终于开始入驻汽车圈。甚至有人叫小米“中国法拉利”,我觉得这多少有点夸张,但你莫说——确实有种“品牌情怀+技术噱头”的味儿。
不过你要让我选,现在还是觉得比亚迪才是中国新能源里的真正霸主。一周卖6.48万辆,跟第二名拉开4万多辆的差距。这是啥概念?比亚迪不光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能“收割”别人。有人说比亚迪靠的就是“便宜大碗”,实际上人家技术升级也没停过,销量这么稳就是大家对它的信任。
再说回其他传统品牌。其实传统车厂这两年是真心憋屈,以前造燃油车都吃得开,现在新能源转型跟不上,市面上风头全被新势力抢了。比如吉利新能源一年也能卖一百多万辆,但新能源这块总赶不上比亚迪的步伐。即使把银河、领克、极氪全算上,也就是勉强冲到3万多台,比亚迪还是碾压。这就有点像什么呢?“你家里人多,但大哥“比亚迪”一人撑场,照样把饭桌坐爆”。
其实整个新能源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谁价格亲民谁坐庄、谁能跟科技巨头谁高端”的局面。你看以前传统车厂,最讲究技术积淀,上市一辆新车都要宣传多少年造车经验。现在这些新势力,动不动就跟华为聊合作、和小米拼互联网玩法,结果一上市就火。你说,这到底是技术赢了用户,还是营销赢了人心?抑或是我们懂车吗,其实只是懂流量?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像是一个大舞台,演员够多,但观众只要低价和新鲜感。零跑拼便宜,鸿蒙拼科技+高端,小米靠品牌效应,比亚迪用实力碾压。这才是中国市场的真实写照。不是说别家没机会,而是你必须让大家觉得“买你的车不亏”,“买你的车有面儿”。现实点讲,谁都喜欢吃瓜新势力,但转头还是觉得“比亚迪买起来最放心”。
我自己有时候琢磨,今天的汽车圈,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便宜给大众、高端给精英、科技给年轻人、信任给保守派”,各路英雄各显本事。你说零跑真的能一直做下去吗?只拼价格会不会真有一天保质保量跟不上?你说华为大力推鸿蒙智行,会不会有一天软件升级比造车还快?你说小米最后会不会像手机那样,价廉物美但始终有点消费层级上的“隔阂”?反正我觉得,比亚迪这种既做价格又做技术的,一直稳坐钓鱼台,未必是偶然。
有时候我们用老眼光看新势力,就像老爸妈总觉得电动车不安全、新势力没诚信。但其实真正开车的是年轻人,买车的人是刚需群体,谁能让这群人觉得“实在”和“新潮”,谁就有机会。就像看手机一样,早期诺基亚稳如老头,用着省心,但最后大家全追苹果、华为、新潮牌子。汽车这行也是这样,最早信赖比亚迪,现在信赖零跑,再过几年没准又信赖小米或者鸿蒙。
只是有一点我一直觉得,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卷,究竟是市场的大升级,还是用户越来越现实?你要说是技术竞争,其实不是,关键还是价格战+品牌战+流量战。现在大家都拼命促销、升级智能、体验互联,但最后决定销量的,还是你的车买回家会不会“掉链子”,开出去能不能“撑得住面儿”。
我建议大家,不要一味追着新势力跑,也不要因为比亚迪高销量就觉得它是唯一选择。关键还得看看:你的钱包决定了你的车,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的品牌——你要是追求极致性价比,零跑肯定要考虑;喜欢智能体验、科技范,那鸿蒙智行值得一试;如果只是想买辆靠谱且省心的车,比亚迪始终是首选;至于想尝鲜,享受品牌红利,那小米汽车非你莫属。
最后说一句,现在的造车圈已经不只是厂商对厂商的打擂台,更像是谁能赢得用户的心。谁懂用户谁就能突出重围。你说下一个领头羊是不是还会是零跑?我不敢断定。但可以确定,谁能把用户体验和价格做到极致,谁就能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坐稳“王座”。这出大戏,只要观众没看腻,就一直精彩下去。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