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

讲真,看到国产奔驰CLA EV这个25.9万起的预售价,我第一反应不是车怎么样,而是奔驰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

这不是发布新车,这是在上演一出荒诞剧,剧名叫《不装了,我摊牌了》。

过去,奔驰是什么?是修仙小说里那种天生自带“道骨”的世家子弟,都不用修炼,光靠血统和祖传法宝——那个三叉星辉,就能让一众散修顶礼膜拜。卖车?不不不,那叫赐予你一个触摸上流社会门槛的机会。车价里至少有十万,是给你买这个机会的门票钱,车本身才是附赠品。大家也都认,毕竟奔驰最值钱的,就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不能用性价比去衡量,就像你不能问一个信徒他的信仰值多少钱一样。

但现在,时代变了,或者说,天道变了。

一群不讲武德的“科技散修”,比如小米、蔚来、理想,他们不跟你拼血统,不跟你讲道法。他们直接掏出了自己炼制的“科技加特林”,对着你就是一顿“哒哒哒”。续航、算力、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东西简单粗暴,但架不住人民群众喜欢。这就好比一个优雅的剑客,还在讲究起手式和剑招意境,对面直接一发RPG轰过来了。什么剑气护体,什么金钟罩铁布衫,在绝对的火力面前,都是行为艺术。

所以奔驰CLA EV来了。你仔细看它的操作,那简直就是典中典。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它的外观,前脸大灯里塞了三个三叉星,中间logo还带发光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奔驰。这是什么?这是心态爆了的表现。就像一个落魄贵族,衣服上全是窟窿,但还死死攥着祖传的徽章,逢人就展示:“看见没?我祖上阔过!”这种对logo的极致强调,恰恰说明了logo本身的说服力在下降。当你需要反复强调一件事的时候,说明这件事已经不那么理所当然了。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然后是那个866km的续航。CLTC工况,一个只存在于实验室的“压缩毛巾”,看着巨大,实际下水就那么多。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足够唬人,能让销售在介绍的时候底气足一点。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车企的核心任务,从造好车,变成了在PPT和宣传单页上,造一个看起来很牛逼的“数据仙境”。

整个中控台的立面与其说是内饰,不如说是一整块准备跃迁的飞船舰桥,大联屏从左到右,告诉你我们也有科技感。但这种科技感,就跟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包装过度得,跟现在车企发布会PPT似的,花里胡哨,里面的饭还没几口。大家都在用大屏,你用一个更大的屏,这不叫创新,这叫内卷,叫加大加大再加大。

我作为一个开过油车奔驰也买过特斯拉的中年人,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拧巴。油车时代的奔驰,卖的是一种“隔绝感”。关上车门,世界与你无关,那种厚重和静谧,是一种物理层面的奢侈。但电动车时代,大家都在卖“连接感”,连接屏幕,连接网络,连接一个数字化的新世界。奔驰想做的,是在这个新世界里,继续卖它的旧信仰。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方丈,突然跑到夜店里,双手合十,说:“施主,你看贫僧的电子木鱼敲得带不带感?这串赛博佛珠亮不亮?”

感觉就很怪,非常怪。

真正的颠覆,从来不是在别人的规则里玩到极致,而是直接掀桌子。什么叫掀桌子?小米SU7就是。它不管你什么品牌历史,不管你什么豪华定位,直接把价格打到你无法呼吸的位置。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蔚来的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整个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而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一台更好的车,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一场战争!

奔驰CLA EV的这个定价,就是在这场战争里,一个穿着精致礼服的将军,对着满是泥浆的战壕,犹豫着要不要跳下去。25.9万,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对于奔驰自己来说,是“自爆”,是承认了那个三叉星辉的品牌溢价,至少在电动车领域,已经撑不起过去的价格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依然是在为品牌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

所以你看,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自我矛盾。奔驰一边想用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去抢那些被新势力洗脑的年轻人;另一边,又放不下身段,在各种细节里疯狂暗示自己的“贵族血统”。它既想要,又想要。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有点贴切。

那么,这台车到底会怎么样?

我跟你说,这事儿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这台车本身。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理,一台豪华电动车成败的关键,也不在于它的技术参数,而在于它的“信徒”还剩多少。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差、品控烂,他会告诉你这叫极简,这叫环保。会买奔驰的人,同样如此。他们买的不是一台纯电CLA,他们买的是一台“25万就能拥有的,带三叉星辉的,看起来像未来产物的,能合法上路的身份证明”。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奔驰CLA EV的最终命运,就是成为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是奔驰的技术实力,而是这个时代,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百年品牌的“玄学光环”买单。

至于我买不买?我肯定不买。但讲真,这个价格,配上这个标,它还是能打的。它会让很多正在看小米、极氪的年轻人,心里突然咯噔一下,然后开始说服自己:“毕竟,那可是奔驰啊。”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奔驰用一台看起来很未来的车,打了一场非常复古的仗。它赌的不是技术,不是性价比,它赌的是人性深处那点虚荣和惯性。

拆解奔驰CLA EV:一个发光的车标,一个PPT续航,和一颗慌了的心-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它成了,叫品牌底蕴牛逼;它败了,叫时代的车轮无情。

反正奔驰老师永远不亏。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