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好几年的大电池小增程,真的要来了。
最近,零跑旗下D系列首款车型——零跑D19亮相,其中,增程版车型的电池容量就达到了80.3度,实现了5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工况未明)。油箱容积40升,CLTC综合续航里程超1300公里。
要知道,80度的电池,已经比市面上大部分纯电动车的电池都大了,而除了零跑D19之外,目前看小鹏、小米的增程式车型,都将采用80度左右的动力电池,实现500千米左右的纯电续航。
“80度电池+40升油箱+800V快充”,这可能会在今后成为高端增程式车型的标配了,这不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增程最佳解决方案吗?驾驶体验能和纯电媲美,还有纯电车比不了的补能优势。
而很多人想要说的,无非就是,这么大的电池,我为什么不买纯电?那你买纯电了吗?增程式这几年增长这么猛,不就是因为纯电有续航焦虑,补能不方便吗?增程式其实很好地结合了电车和油车的优势,至于内燃机系统的保养问题,一万公里一次和一年一次,先到者为准,如果油用得少,那一年保养一次就行了,保养成本也不高。
大电池增程,可能成为压垮高端多档DHT的最后一根稻草了,未来多档DHT高端车型,可能只会用在越野车型上,即使其他车型用上了多档DHT,也完全无法和大电池的增程式竞争,咱们拭目以待吧。
多档DHT对比增程式,唯一的优势就是,在直驱的场景下,能耗更低,比如说高速,因为增程式无法直驱,只能先用内燃机发电,再用电驱动,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脱裤子放屁”,但是啊,你真的在乎那0.5L的油耗差异吗?我增程式都80度电了,用油的场景越来越少了,你还搁这聊油耗呢?这就像是家里都在用电灯了,你告诉我,你家用的煤油灯比我家的更亮?逗不逗啊?
其他方面,多档DHT相比增程式,全是劣势,没有任何其他优势了。
比如说动力性能,很多人说,多档DHT性能更强,因为它的动力输出是发动机加电机,1
+1等于2,问题是啊,谁家好人的多档DHT ,是电机和发动机同时满功率输出的,燃油经济性还要不要啦?事实上,多档DHT为了兼顾燃油经济性,往往是尽量让电机驱动,实在不行发动机才干活,更别说,增程式往往有着更大的电机功率。
比如说成本,增程式能上大电池,和成本有关系,但是这不光是硬件成本,还有研发成本,以及增程式可以和电动车型同平台开发,所省下来的研发制造成本,比如说零跑D19,同时有纯电版本和增程式版本,但是多档DHT车型不可能有纯电版本,除非是油改电。
比如说驾驶感受,增程式的驾驶感受,基本上等同于纯电,除了那一点内燃机运转的噪音之外,全程电驱,而多档DHT,发动机要直驱,要变速,是没有增程式更丝滑的,当然了,从燃油车切换过来的人,是感受不到这种差距的。安静、平顺、响应快,这才是电动车该有的样子。
再比如说故障率,多档DHT的失速概率,要高于增程式车型,另外在后期维修保养方面,多档DHT也要花费更高的成本。一套多档DHT系统,动辄包含两三个离合器、同步器、换挡拨叉、液压控制模块……每一个都是潜在的故障点。这些“额外成本”在厂商的宣传PPT里从不提及,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你的保养维修账单上。
如果你还坚定支持多档DHT,我们不妨反问一句:如果一辆车90%的时间都在用电,为什么还要给它装一套复杂的机械变速箱?它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为了消费者,还是沦为车企宣传营销的工具呢?是时候让技术回归本质了:不是复杂炫技,而是简单可靠;不是固守过去,而是拥抱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