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车圈魔幻新闻要是不一天来三条,我这小心脏都觉得不习惯。
你敢信?
那个喊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靠几万块小面包车和宏光MINI EV就能在祖国大地上横着走的五菱,居然也开始琢磨着“高攀”了。
这次它傍上的“大款”,是手机圈过来降维打击的华为。
这画面,怎么说呢,就像你家楼下卖了二十年豆浆油条的王大爷,突然宣布引入分子料理技术,要搞个“鱼子酱油条”,是不是有点让人CPU过载?
哦不对,这次被推上手术台的,还不是五菱本尊,是它那个一直想往上够,结果每次都把腰闪了的“亲儿子”——宝骏。
新出的这款叫“宝骏华境S”的大家伙,大六座SUV,从里到外,塞满了华为的技术,什么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反正是把华为那套最靓的“魂”,硬塞进宝骏这个“肉身”里。
消息一出,一帮人已经开始激动了,搓着小手手在那猜:这会不会是史上最便宜的“华为概念车”?
唉,说到宝骏,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遥想当年,2017年,那也是年销破百万的主儿,阔过!
那时候的宝骏560、730,简直就是县城家庭的“埃尔法”。
土是土了点,但架不住它便宜大碗啊,空间大、皮实,完美满足了那个时代“有,就行了”的核心需求。
我一发小,当年提了台宝骏730,那高兴劲儿,跟今天提到理想L9似的,是真的解决了刚需。
可时代变了,人心也野了。
当大家口袋里有了俩闲钱,就不再满足于“凑合”了。
宝骏呢?
它好像在那场消费升级的浪潮里,睡过头了。
也不是没挣扎过,最典型的就是那次轰轰烈烈的“换标运动”。
把朴实的“马头标”换成个bling bling的“钻石标”,价格也想跟着“飞升”。
结果呢?
消费者直接用脚投票,发出灵魂拷问:“你一个卖几万块车的,凭什么卖十几万?”
这事儿整的,里外不是人。
品牌这玩意儿,就像人设,一旦立住了,想改可就难了。
你让郭德纲去演正剧,大家也总想笑。
更背的是,后来还光荣登上了3·15晚会,信任度这东西,碎了可就不好拼了。
所以你看,这次拉上华为,哪是什么强强联合,分明就是一场输急了眼的“梭哈”。
宝骏这是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押在了华为这块金字招牌上。
可问题是,傍上华为,就真能拿到免死金牌吗?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可是个修罗场。
挂着“华为智驾”标签的车企,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当“华为inside”成了标配,而不是稀缺品,所谓的“光环”又能剩下多少?
这就像十几年前,人人都说自家手机用了索尼的摄像头,听着很牛,但最后你买不买,还是得看手机整体好不好用。
而且,这次合作的华为HI模式也很有讲究。
说白了,就是宝骏出“身体”,华为出“灵魂”,主导权还在上汽通用五菱自己手里。
这跟问界那种华为恨不得连螺丝钉都自己拧的“亲儿子”模式,可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是深度绑定、荣辱与共,一个是技术采购、各取所需。
这里头的亲疏远近,味道可就差远了。
最要命的是价格。
一台尺寸跟理想L9、问界M9掰手腕的大六座SUV,如果真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把价格打到15万级别,那简直是疯了。
这个价位,比亚迪的“冠军”大军跟下饺子似的,各路新势力也磨刀霍霍。
宝骏华境S想在这里杀出一条血路,光靠一个“华为标”恐怕不够,还得有掀桌子的实力才行。
说到底,宝骏的这次“自救”,更像是中国众多传统车企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
它们曾经靠着性价比的“一招鲜”吃遍天,但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牌桌上,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找科技公司合作,就成了一条看似最快的捷径。
但这终究是“输血”,而不是“造血”。
风口一过,是能上岸晒太阳,还是被浪拍回去,谁也说不准。
宝骏这艘船,正颤颤巍巍地驶向一片未知的水域,华为是它请来的最强外援,但能不能赢下这场比赛,还得看船长自己的本事。
评论区的朋友们,不妨来唠唠,如果这台“华为最便宜智驾车”真卖15万,你会为这个故事投票吗?
还是觉得,这不过是在泥潭里最后一次奋力地扑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