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

三菱汽车彻底说再见了。

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有驾

7 月 22 日,这家在华折腾了近 40 年的日本车企宣布:解除和中国伙伴的合资关系,关掉最后一个发动机工厂。这意味着,从整车到核心部件,三菱在中国汽车版图上彻底消失了。

说起来挺唏嘘的。上世纪 90 年代,咱们街上跑的国产车,十个里有三个装的是三菱发动机。那会儿比亚迪还在造电池,吉利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咱们的车企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全得靠三菱 "赏饭吃"。

可现在呢?风水轮流转。

不是咱们不留客,是时代真的变了

有人说三菱退出去是因为咱们排外?这可真冤枉。看看数据就知道,去年咱们买的新车里,差不多一半是电动车和插混车。今年 5 月更猛,光纯电车就占了一半销量。

你说三菱还卖燃油车发动机,卖给谁去?

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有驾

沈阳那个发动机厂,以前是香饽饽,现在生产线都快停了。改成 "国擎动力" 后,新老板直接把业务转成电机、电池这些新东西 —— 不是人家不念旧,是市场逼着你必须变。

这事儿让我想起小区门口的修车铺,以前老师傅修化油器是绝活,现在电动车进来,他也得乖乖学换电池。时代车轮碾过来,谁都躲不过。

日系车集体退潮,藏着中国车企的逆袭

三菱不是第一个走的。前两年日产关了江苏的厂,本田也把广东、湖北的工厂停了。这些曾经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日系巨头,怎么突然就不香了?

说到底,是咱们自己的车企站起来了。

十年前买 SUV,大家眼里只有 CR-V、RAV4。现在呢?比亚迪宋、理想 L7 这些国产车,哪个不是月销两三万?更别说价格还便宜一大截。

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有驾

我邻居老王,开了八年的日产轩逸,去年换车直接选了比亚迪汉。他说:"以前觉得日系车皮实,现在国产车配置高、续航长,保养还便宜,凭啥不选?"

这就是现实。当中国车企把电动车的电池、电机、电控都搞明白了,日系车的技术优势就成了老黄历。

从 "求着买" 到 "挑着选",咱们只用了二十年

1997 年沈阳航天三菱成立时,咱们的工程师得蹲在生产线旁,偷偷记参数、画图纸。现在呢?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华为的智能驾驶,反过来成了外国车企研究的对象。

去年在上海车展,我亲眼看见一群日本工程师围着蔚来的换电站拍个不停。二十年前,这场景想都不敢想。

不是日本车企变弱了,是中国汽车产业跑太快了。就像班里以前的优等生,突然发现后面的同学天天熬夜刷题,一下子就被超过去了。

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有驾

退出不是结束,是中国车市更成熟的开始

有人担心外资撤了不好。其实恰恰相反,这说明咱们的市场越来越健康了。

以前靠政策保护,外资品牌躺着都能赚钱。现在真刀真枪比拼,能留下来的才是真本事。特斯拉不还在上海扩产吗?宝马把最先进的电动车生产线放沈阳了。真正有实力的,只会更重视中国市场。

三菱的离开,更像一个时代的注脚。它见证了中国从汽车弱国到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的全过程。

最后说句实在话,看到曾经高高在上的外国品牌退出,咱别忙着欢呼,也别觉得惋惜。这只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 谁能跟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留下来。

三菱撤了!40 年深耕终离场,中国车市早已天翻地覆-有驾

未来的中国车市,只会更热闹,更精彩。而咱们普通人,能买到更便宜、更好用的车,这不就是最实在的好处吗?#热点观察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